佳音
“十多年只哭过三次”
当大巧得知自己的父母可能已经找到时,他曾问过郝悦,为什么父母这些年都没有找过自己。这样的疑问让郝悦也开始担心大巧的心理变化。郝悦告诉大巧,在寻找他父母的过程中民警发现,父母在大巧走失后又在北京找了10年时间,但因为始终无法查到他的音讯,这才回了四川老家。“北京那么大,要找一个人也是很不容易的。”郝悦宽慰大巧说。
但郝悦也有些隐隐担心大巧的情绪,怕他会因为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而拒绝相认,或者是相认后也不愿和父母回家。然而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当大巧得知父母即将赶到北京和自己见面的前几天时间里,便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在和父母见面的前一天,他便跑到商场,用自己仅有的积蓄买来一个大旅行箱,将自己的物品全部装好,已经准备要和家人一块回去。
“大巧性格比较腼腆,其实父母在他心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郝悦说,这些年她和大巧在一起,感觉他性格很坚强,十几年来就只知道他哭过三次。其中一次,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告诉郝悦,大巧在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因为课文中对父亲的描写,让大巧哭了起来。
这些年来,郝悦把大巧当做自己的亲弟弟,看到弟弟即将和家人回去,郝悦在高兴之余也有些不舍。当郝悦用手语询问大巧回家后会不会想她时,大巧伸出双手立即回答道:“我会一直想你的,我也会回北京看你的。”
重逢
“我要和他们回家过年”
当父母出现在25岁的向大巧面前时,他显得有些迟疑。见到13年来只能在梦中出现的父母,大巧一直忍着自己的泪水。父亲向绍明从四川赶到北京,就是为了和儿子团聚,顾不上风尘仆仆的疲惫,这位年过六旬的老汉一把搂住孩子,两行浊泪横流。“儿子,爸爸找你找得好辛苦。”向绍明哽咽地说道。
在爱心人士共同相助安排下,失散13年之久的一家人再次在北京的一个咖啡厅团聚。面对众人,大巧有些羞涩地低着头,一旁的母亲紧紧地握着孩子的手,不肯松开。“高了,胖了,变帅了。”虽然听不到母亲在说什么,但大巧看着注视着自己的母亲,腼腆地笑了起来。
大巧是聋哑人,虽然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不住地向周围的众人握拳,弯曲着自己的大拇指言谢。在收养大巧的爱心人士郝悦的帮助下,他用手语和家人交流起来。大巧的父亲告诉众人,因为正值春运,飞机票和火车票都买不到,当他们一家人知道大巧的下落后,夫妻俩便从村子里雇来一辆车,一路从四川达州驱车赶往北京。“我们一路上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停过车,其他时间都是几个人轮流开了三十多个小时来的北京。”
向先生说,虽然家里人都想来接孩子,但最终算上司机只来了四个人,“车上给孩子留出个位置,带他回家过年,今年春节家里人终于全齐了。”说到这里,向先生又开始哽咽起来。
大巧听不到父亲的话语,看着父亲讲述寻子的过程,他一直静静地注视着父亲的眼睛。大巧用文字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看到父母很开心,爸爸妈妈和他记忆中有些不一样了,但是“我和他长得很像”。最后,大巧用文字告诉北青报记者,“我要和他们回家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