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葛不断
地炼发展超乎预期,而重压其上的石油行业垄断也从未消失。地炼与国有石油企业享受到的一系列政策、机会和条件均不对等,两者间的“爱恨纠葛”也不断上演。
“油源不对等”一直是两者矛盾最集中的焦点。尽管地炼获得原油的渠道有所打开,但长期以来,其油源仍以燃料油为主,黏度大、杂质多,生产成本较高。“对同样多的燃料油和原油进行加工,得到的成品油的量后者可能是前者的7、8倍。”一位地炼企 业人员这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加工燃料油的外部环境也日益恶化。2009年我国实行了燃料油消费税改革,税率从此前的0.1元/升提高至0.8元/升。据估算,地炼加工燃料油的成本将因此增加950元/吨。此外,俄罗斯、韩国、中东等燃料油输出地区由于本身二次深加工装置在增加,因此对华供应减少,使得燃料油油源变窄,采购成本大幅增加。
燃料油来源变窄,获得原油的大门又始终半遮半掩。据我国相关规定,目前原油的进口权掌握在三大油以及珠海振荣、中化集团五家国有公司手中。我国在加入WTO时曾承诺,将从2002年起下达原油进口的非国营贸易配额,允许非国营贸易企业从事部分数量原油的进口,配额量每年递增15%,直至政府管制解除,但时至今日远未放开。此外,非国营贸易配额进口的原油只能供给中石油、中石化的炼厂加工,不得供应地方炼厂。
“我们每年能拿到的原油也就十几万吨。”一位全国前十、山东前三的地炼企业人士这样说道。另一家控股了地炼企业的山东上市公司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每年都要和地方政府跑中央,为的就是多获得一些“调拨”的原油配额。
中石油、中石化2010年年报显示,中石油、中石化2010年全年原油净进口量分别达2.36亿吨和1.65亿吨。手握如此丰厚油源,两者今年前三季度的炼油业务却分别亏损达415亿元和230.9亿元。“能盈利的没油炼,有油炼的却巨亏”,这种怪现象不免令老百姓费解。
此外,在地炼看来,除了油源“受歧视”,销售渠道也大部分为两大油所掌控。“相比两大油庞大的营销网络,我们的销售渠道较少,通常只有一些民营批发企业和民营加油站。既然最上游的业务已被垄断,那么下游销售板块就应该放开让民营企业充分竞争。”一位地炼老板这样说道。比如民营加油站设立的门槛正在不断提高,企业要满足一定的资本金、规模、盈利要求,还要达到一系列环保标准、安全标准。“以前地方政府可以批,现在一般至少要省一级政府才能批。”上述地炼老板表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地炼的发展或多或少也得益于国有石油企业的“输血”。实际上,近年来地炼“无油可炼”的瓶颈得到缓解,很大部分原因也在于国企与部分地炼的合作,使得其原油获取渠道有所开拓。另一方面,国企在销售上也不是没有支持。据一位国有石油企业内部人士透露,出于合作关系或保供需要,每年中石油、中石化都会从地炼手中采购一定数量的成品油。“采购价格多已包含了销售环节的利润,基本是按照零售价来采购的,有时甚至是亏着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