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多个部门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面对外界质疑,有关负责人解释说,马上就办是一种提高行政效能的精神。从2006年到2010年,群众对党委和政府的满意度,上升了一个百分点。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由98天下降到15天。(《新京报》2月24日)
这么看来“马上就办”确是政府部门认真工作的一面镜子,是对群众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解决的强动力。但是这个看似完美的举措,又似乎还有不足。因为济宁现在只有极少数部门在试点,我们赞赏这种做法。不过实在担心口开大了,狼吞虎咽会不会哽着。“马上就办”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外界并不十分清楚。若要真正理解,肯定认为你答复之事,一定能马上办到。否则你这牌子不是在骗人?云里雾里模糊不清,有关负责人自己的解释,才让我们拨开了一点迷雾。原来“马上就办”并非具体办事机构,而是监督管理的临时机构。也就给了“马上就办”回旋的余地。“马上就办”不一定马上就办,马上办不到的事也请谅解。但会尽量敦促某个部门加快速度为群众办事。本意是好,但在速度上说糊了嘴,其实,马上就办有时候也等于若干时间办。
无需置疑,当我们从另一角度看问题的话,也许“马上就办”确有一种精神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能规范行政机关办事形象和效率。因为他毕竟是领导的决策,而且这个决策本意是好的。但对群众来说,无论上面如何改头换面树立形象,大家只认定要办的事,能及时公正办好就行,就会认定你的办事效率。设不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并无关紧要。公众质疑此举在作秀,也不是没有道理。政府部门为群众办事做得好,你不要宣传都会出名。你这形象那形象不断搞,但是群众办事怨气多多,这些花架子有何用?象济宁自己也查出好多上班时间打牌玩电脑的机关工作坏镜头,试问“马上就办”还有多少约束力,能来制止这些歪风邪气的蔓延?
扎实抓好每一个工作细节,处处心怀百姓,百姓之困苦要为自身所受,才是部门工作的最基本原则。我想设立“马上就办”的初衷,也绝非为了一句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问题。所以,有关部门要正确领会“马上就办”,别误会了它的本意。要努力在工作中挖掘“马上就办”的深层次内涵。要时时警惕各级各部门的“模仿秀”,牌子挂得比火车还长,承载量却只有半节车厢,雷声大,雨点少。所谓的政绩只是为自己的将来铺平道路,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由他们自己解决。细细掂量“马上就办”,要做完美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