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0月31日文章,中国女性中意“经济适用男”,中国女性正在改变自己的择偶标准:男人不需要太多的钱,但要关心自己的爱人,还要会做饭。(11月2日人民网)
品读男人,最好的裁判莫过于女人。在经过了渣男的腥风血雨,以及凤凰男的低开高走后,中国女性们集体调转枪头。这次出现在聚光灯下的是个叫“暖男”的群体。他们相貌不具备5%以上的回头率,身高不会成为另一半的负担,发型只要比杀马特正常点即可。
你认为天生“外貌协会”的女性们已经开始吃素,或许就大错特错。“暖男”更重要的是软件属性。他的收入要能承担起房贷首付的严峻考验,自个工资到账的短信息接收方应该是女方手机,对烟酒有着阶级敌人般的仇恨感。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把除女友之外的不相干同龄女子视为灭绝师太。
当然,对于理智和情感三七开的女性来说,暖男的标准是会随着天气和环境变化而变化。今天或许一句电话“天冷了,多穿点”就能满足,很可能明天就要用几克拉钻戒来考验。这时,暖男们虽看起来处变不惊,手中却暗暗捏了一把汗。但笃定这位是要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伴侣,那任何付出都会被认定是幸福。于是,暖男便淡定地问珠宝店服务员:“咳咳,请问能刷信用卡吗……?”
中国暖男如此这般的含蓄和执着,让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下了“中国女性中意经济适用男”的结论。这“中国女性”四字,其中有一部分投票权掌握在中国丈母娘手上。在滥造的都市家庭电视剧中,丈母娘往往以追求幸福为由,让女儿摈弃那些方方面面都很普通的男人。但事实证明,高富帅只能是个过往故事,是个奢侈品。真正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过日子,离不开暖男这种生活必备品。为了女人的幸福,丈母娘们便在泪光中嘱托着暖男,“你们若好,便是晴天!”
不过需要注意地是,这些电视剧捏造出来的“暖男”童话结局,却经不起正经的推敲。譬如《辣妈正传》中的元宝,虽然对夏冰是死乞白赖,但婚前婚后似乎判若两人;再拿《我的经济适用男》来说,就更不靠谱。李光洁这样的老白脸只能是暖男的天敌,如今让他来扮演人畜无害的暖男,实在是不构成本色表演的基本要素。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按此逻辑,暖男要用张爱玲的名言“遇到她,他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来对号入座。不过大部分读者看到的是,暖男的基因之所以进化到绿色环保,皆是对应到了小女子性情中的矫情任性,以及难以用科学解释的那三个字——安全感。在一物降一物的情感无解里,即便你拥有裴勇俊的高冷,但在“我好中意你”的语境中,你还是要拿出王宝强那样的暖男实际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