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之后,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近期,中央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方面的顶层设计密集推出,表明事业单位改革真正全面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之所以说“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是因为这些顶层设计既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又画出了明确的路线图。比如,“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5年内事业单位将剥离行政和生产经营 职能。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形成基本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并确定未来几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顶层设计好了,接下来就是中层设计,也就是各省份如何切实有效地推进改革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的试点情况和顶层设计的新精神,笔者认为,各地有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需着眼三大关键点:
一是在“真改”上下功夫,要真正实行改革。早在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并下发到相关省市。但四年多过去,试点步伐缓慢,许多地区长期处于调研观望中,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
二是在“分类”上下功夫,要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不留“后遗症”的分类。由于涉及到工资薪级、退休待遇等实际利益,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在“分类”。“分类”分不好,就会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各类事业单位真正“各归其类”,需要严格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
三是在“完备”上下功夫,要切实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是大势所趋,也符合公众对公平的预期。不仅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而且要切实探索实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唯有如此,基本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