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词曲作家徐沛东在会前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他特别关注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徐沛东认为,“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不是‘文化大挣钱’,指望文化挣大钱的观念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政策和精神不符。”(3月3日新华网)
看了徐委员的这番评论,似乎他站的位置很高,忧国忧民,忧文化发展,忧文化繁荣。但仔细想想,他的这番言论似乎是在误导视听,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虽然不是文化大挣钱,但 如果不指望文化挣大钱,文化又怎能发展和繁荣呢?文化强国难道就是要饿着肚子来搞文化发展繁荣吗?
徐委员发表这样的一番言论,似乎在说明他对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的不习惯。有一些初出茅庐的“小娃”,靠着写作,靠着唱歌、靠着一副脸蛋儿“混出了名”,成了偶像,成了千万富翁,在很多年轻人的眼中,他们似乎比他这个音协副主席还要知名,还要有钱。以至于徐委员有些不太适应,不太习惯,甚至有一点点儿“眼红”。
笔者认为,文化挣大钱与文化强国并不是一对矛盾,而且它们还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文化强国的文化就是要有市场,有市场的文化才能挣到大钱,那些挣不到大钱的文化就是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是说明没有人喜欢,没人喜欢的文化就是脱离了群众,脱离群众的文化又怎么能说是建设文化强国呢?
而且,发展文化,繁荣文化,就必须要指望文化挣大钱,这才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人们不可能饿着肚子来繁荣文化,饿着肚子又有谁还有心思来搞文化建设呢?即使是靠政府投入的文化大繁荣,那也不是真正大繁荣,而是虚假的发展,虚假的繁荣。虚假的文化大繁荣背后,又怎能说是文化强国呢?
其实,现实中有很多靠文化挣钱来养家糊口,来继续为文化繁荣竭尽全力的人。就拿鲁迅先生来说,他当年的生活来源有很大一部分依靠的是他的稿费,如果没有文化的挣大钱,也就没有了鲁迅的众多名篇。而且,拿美国的电影产业来说,如果没有高票房作支撑,如果每拍一部电影,公司就亏很大的本,相信好莱坞早就没有人来拍电影了。因为拍电影能挣大钱,所以电影公司才能依靠挣来的钱继续繁荣电影产业。
文化强国战略,就是应该是让文化自给自足,靠文化自身的发展来实现文化自身的繁荣,用文化繁荣的力量,来为社会发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