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郁闷”一词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口头禅时,专家的解释是,中国正进入“全民焦虑”时期。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当日上午,心理卫生专家在鸟巢西侧广场为北京市民提供心理咨询和精神指导时发现,焦虑是市民咨询最多的问题。千里之外的上海,一家心理研究机构日前通过对1000户城市家庭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快乐正悄然地离民众远去,而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病。有分析认为,中国正进入“全民焦虑”或说“公民焦虑”时 期。(10月22日《半岛都市报》)
时至今日,公众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要比30年前好很多,为什么就“全民抑郁了”呢?有学者将“祸首”归为“速度的代价”——中国用30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急剧的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刺激和挑战,整个社会范围内也就出现了全面的焦虑;还有专家认为原因是“信仰的相对缺失,崇权拜金主义盛行”。我非常不认同这样的因果关系。我不是专家,只知道我郁闷的是“入园难”、“看病难”、“就业难”、“买房难”、“养老难”等生存链条上的每一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我还需要拜金,还需要郁闷吗?国家人口计生委日前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也印证了我的感受:身居社会中间层的普通市民,或忧心就业、买房,或为子女教育发愁……所以,不能把根源归结给“发展速度快”。
我们知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普通大众生活更好更轻松。也就是说,高增长背后应更多的让民众分享发展的成果,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但事实却是,我们生活得是更好了,但并不轻松。同在亚洲,虽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七八十年代的韩国,焦虑情绪同样蔓延,自杀率提升,但现在他们是怎么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社会福利为普通大众而设!上学、看病可以免费,找工作很容易,买房、养老问题也根本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壮有所用、老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所以,人存在的价值不是为生存而奔波,工作是为了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此,“郁闷”何来,“全民焦虑”更不会产生。
“全民焦虑”背后是“生存难”的现实困境,其深层原因是社会分配不公,并由此带来民生保障不健全,从而强化了普通民众对现状和未来的不安。如何破解?专家建议:首先,认知调整,即提高自我认识。其次,情绪调节、疏导。最后,药物治疗。这似乎是在给某个人开的药方。可全社会的疾病,这样对症治疗是无济于事的,关键是要切准“病根”下药。所以,在营造“大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高全民的社会福利条件,让“生存”变成“生活”,才能根治这种“焦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