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统计开放日”之际,逐月走高的CPI又成焦点话题,可CPI数据总与市民日常感受有差距。对此,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解释说,普通市民每个人关注点不同,消费能力也不同,可能对CPI数据的感受有所不同。(据9月21日《北京晨报》)
仔细看这个官方答疑,说的还是公众在跟着感觉走,不懂统计专业知识。这论调很多年前就听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员说过———“公众对统计数 据的知识和方法了解不够也是造成统计数据被质疑的原因。”看来,统计部门眼里还在怪普通市民“错觉”让统计数据产生“失真感”,让他们长期“蒙冤”。
普通市民真像统计部门官员说得那么“不长进”吗?显然不是。这些年,公众对一些公共事务保持强烈质疑精神,已证明民意是智慧的。比如,邢志宏扛出“环比”、“同比”、“权重”之类概念来强调统计之复杂,对市民来说早就是常识。在中国,比统计专业本身更复杂,更难搞懂的,绝不是统计学知识本身,而是统计背后包裹着复杂的利益博弈。
思想家哈维尔说,应该活在真实中。市民长期普遍存在的强烈感觉,本来就是最大真实。不要以为普通市民很傻,其实人们早就明白“历史可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知道“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实潜规则。有句俗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多数人用嘴尝尝,是开水,就都能感觉到是烫得要命,这时非要有人说成是凉水,同时还在怪大家嘴的耐热性不强,这就是很无耻了。
说公众“消费能力也不同,对CPI数据的感受有所不同”,与这种“喝水逻辑”是一回事。嘴唇麻木已经失去普通人性知觉的人,的确不会觉得开水有灼人之痛。同样,对一些特别有钱的人来说,物价上涨的压力也能忍受,不会让他们有焦虑心理。但对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来说,他们有着普适的共同感受,如果忽视他们遭受物价上涨的伤害,高高在上以精英自负的姿态扛着统计“专业”的旗号来挑战公众感觉,这其实是缺乏公共伦理与民生情怀的表现。
统计带来的失真感,更多还是由于公共话语权遭遇捆绑造成的。这些年在统计问题上,出了那么多笑话,并不是因为公众“错觉”造成。最有力的例子,就是统计数据“打架”,不仅不同部门统计数据“打架”,在上级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也是“打成一片”。统计数据“打架”长期硝烟弥漫,满地都是糊涂账,就是在为不同利益代言罢了。这能不让公众有“失真感”吗?还能怪公众不专业,只是头脑产生“错觉”吗?
释疑统计“失真感”不应再侮辱市民智商了,而要反思一下统计本身是否保持独立性,是否站在公共利益立场上说了真话。没有独立,哪来的准确?就像面对官员总是说谎,又有多少人还愿意相信相关官方的权威性呢?缺乏独立,也就缺少正义;缺乏真话,也就缺少对真理的发现。中国很多问题看似复杂,充满误会与错觉,原因多在于立场不独立,不愿说真话。分析CPI与市民感觉不一致原因,也要跳出统计本身,往这个方向挖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