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的山村里,至今遗存着这样一种“打生圹”的习俗。村里人一般到了六十岁年纪后,就会考虑请风水先生在屋后山地找一块风水宝地,为尚且健在的自己造一个生圹(即活人墓),动工的仪式是隆重的,会宴请乡里乡亲,祭神祀祖。打生圹的想法,当然源自于中国人传统的“入土为安”理念,他们认为,一块风水墓地会惠及于子孙后代。
“打生圹”的风俗后来被禁,却未绝止。颇有点儿法规屈从于民风的意味。现在,此风似乎有点儿向城里蔓延。两天前来自山东的消息说,近一段时间以来,济南市民纷纷抢购 “活人墓”。购买“活人墓”的原因有二:一是为抢占好的风水位置,再就是为防止日后陵园涨价。
国人对于“逝者为大”的心理认同,几乎到了坚不可摧的地步,即便是远游于外地的华裔。譬如早几年,我曾去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当地公墓竟然被安排做了一 个重要的参观景点,在那里,华人与马来人两块公墓陵园比邻而居:前者的寝陵,几乎占据了整整一座山头,每一个墓地,都修饰豪华,耗资不菲。而山下,就是马来人的墓地了,充其量也就一个小学操场大小,成百上千座墓葬有如堆火柴盒般挤成一堆,一旁导游脸上,自豪之色溢于言表,恍若炫耀自家别墅,歧视贫民窟居民。
是否厚葬导致了济南的墓穴抢购风,难作结论。但是,过于重视丧葬,显然带来了浪费。来自3月28日《重庆晚报》的报道说,按照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去年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便高达100多亿元。由此,回到文前的话题,如果我们都不去对此过度地追捧,又何来经济适用墓与豪华墓穴之分。又何来抢购一说。
两千多年前孔老先生说,未知生,焉知死。把这样的话移植过来,可以这样认为,视死的心理,折射出生者的态度。比如本月初,在温岭,就爆出当地老板用500万为母亲导演豪华葬礼的新闻。9辆加长林肯轿车、千人鼓乐队、16门礼炮等组成的超强阵容,盛如国葬,搅动温岭全城。而悼念仪式的举办地,竟然是从当地一所中学租来的操场。在以往不断见诸报道的此类活人墓葬、豪华葬礼中,当事者往往非权即贵。他们导演了这种畸态的丧葬时尚,并把之视作炫耀权力与财富的难得机会。
对待逝,还衍生出一个如何看待生的话题。就人的一生来说,如何对待功名、对待财富,以及对待生命走过的过程,古训不少。诸如“朝闻道,夕死可矣”,“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其中,或表达“齐生死”的达观见解,或表达为求知、成仁而可以从容赴死的慷慨人生情怀。这远非寻常百姓高度,但无疑有助于我们对于生死的哲学探寻。
从寻常人的角度,我倒是赞赏电影《非诚勿扰2》里的一个镜头,主人公李香山不满墓地太拥挤:“什么呀,整个一大通铺,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是人挤人。”最后,李香山让秦奋把自己的骨灰种在花盆里:“把我种在花盆里,我天天对你们笑。”主人公类似的笑谈,其实显露出了现代人对于生死的另一番达观智慧。以此见解为前提,诸如树葬、海葬等等,其实都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殡葬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