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民营企业家郜银河因涉嫌诈骗1100万,近日被提起公诉,在浙江缙云县法院受审。郜银河去年还曾被授予“中国公益慈善大使”、2009年度“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人物”,但他的妻子坦言,这些称号都是花钱买来的,单买“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人物”就花费了不只100万。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郜银河参评时已身负重债,是纯粹的“负翁”。(《检察日报》12月2日)
从新闻所介绍的情况来看,郜银河非常懂得个人品牌的包装,进知名高校镀金,在党报党刊上大作“软文”宣传,积极参加有官方背景的荣誉评选,目的都是为了给外界造成一种有实力有背景的印象。应该说,懂得并实践这套自我包装招数的,绝不止于郜一人,否则就不能解释高校“镀金”班、传统媒体软文合作和“发榜产业”红火的生意。
靠一个买来的“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人物”头衔,郜银河大肆行骗并最终锒铛入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对这个颇显荒唐的案例,我们不能止于对行骗人做法的嘲笑,还应注意到,正是许许多多不负责任的社团组织、高校、媒体,滥用体制背景和行业公信,帮助并参与“造神”,将本来各自有严格标准的荣誉称号、学位头衔、报道版面,以现金交易的方式,私相授受。
其荒唐程度,已经与买官卖官不相上下,堪称毫无廉耻。我们甚至可以说,“发榜产业”比“卖官产业”更为可耻,因为倒卖官位还可能遭到事后追查,要担负一定风险,但即便骗子(“发榜产业”的“消费者”)东窗事发、原形毕露,参与者也无需担责。时逢年底,各路高校、媒体和官方社团又纷纷推出“中国”、“中华”或者省、市名称的荣誉评选或认证,不知这批“货” 能催化出多少个新的郜银河?
这里需要提出一个问题,商界和投资界人士为什么热衷于包装个人品牌?道理很简单,包装会带来比单纯诚实发展更多的机会、收益和保护,能避免方方面面的骚扰。近年来,这种包装的作用越来越多,热衷于此的人士也越来越多,给了前述“包装”产业以丰富的市场需求,其背后隐藏着的因素在于:首先,国内诸多产业“国进民退”、民企发展空间遭遇瓶颈,如若没有光环效应,则很可能遭遇行政权力、国企扩张等多方面的排斥力,很难平等的获得投资机遇和政策待遇。
其次,国内几个一线城市之外,创业环境仍不理想、创业成本过高、创业周期过长,凭借商业模式或技术新型应用为卖点的创业难上加难。企业家、创业者要想成功,只能自行包装出来,先把地方政府忽悠住,进而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廉价土地及项目准入资格,否则无法生存发展,更谈不上做大做强。
第三,企业、企业家选择诚实发展,必然依托于恒久的经营预期,简而言之,只有打算长期经营、慢慢赚钱、做成百年老厂(店)的买卖,才会自行提出比法律和行业规则更严格的道德自律要求。反之,如果创业家、企业家和投资者对恒久经营没有信心,也就不会主动的严格自律,其中一些人还会选择投机,不仅是在经营、投资业务领域投机,也可以通过包装制造出暂时的假象,再凭借信息不对称、时间差,吸收到正常情况下无法吸收的人脉、资金和政策支持——这种做法并非不可能成功,郜银河就打的是此类如意算盘,成功了,把钱还清、把过去伪造的履历痕迹洗清,谁会反复去提他们的“原罪”呢?如果不成功,墙倒众人推,则干脆归罪于运气不好、与行情不对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