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车逐年减少 市郊铁路市场潜力巨大 著有《我的京张铁路》的铁路文化学者王嵬介绍说,像6451次这样的非空调普客列车,俗称绿皮车,也被人称作慢车、通勤车、小票车、老绿皮……随着历年的铁路调图,有很多绿皮车淡出了百姓生活。6451/6452次停运之后,北京站的客运不再有短途老式绿皮车的身影。从北京地区始发的传统绿皮车,就只剩下6437/6438次(北京西—大涧)、4471/4472次(昌平北—承德)、6419/6420次(通州西—承德)。还有一趟北京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仍在使用烧烟煤的绿皮车厢。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始发的短途绿皮车中,6437/6438次(北京西—大涧)沿途多为旅游景区,逐渐成为一条慢节奏的“旅游观光线”;而往来于通州西和承德的6419/6420次,成了一些北京人去六道河子赶集的“专列”。 铁路技术爱好者孟庆宇认为,很多绿皮车作为通勤车,在道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也经历过繁盛期,为百姓出行提供了方便。但随着道路交通的完善,通勤车逐渐暴露出效率低、车速慢、经济效益不高的弊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将经济效益作为标尺,核算该不该继续开行,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而一台平原地区的内燃机车仅仅牵引5节车厢,显然是资源浪费。但这并不代表市郊铁路不具有市场潜力,只不过相关部门对于市郊运输还不够重视,还没意识到市郊铁路巨大的市场和社会意义。现有的市郊铁路存在进站乘车比较繁琐等问题,服务方法和服务意识还有待改进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