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公布了《2013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今年10月份,在财政性存款增加6284亿元的同时,人民币住户存款却减少了8967亿元。一个月之内,近9000亿元的住户存款流失,引起了业内关于互联网金融分流存款、银行资金面持续紧张等诸多猜测。但经济学家认为,虽然10月存款流失与季末因素有关,但随着理财渠道的多元化,“存款搬家”将会是常态,而相关数据也显示,“十月失血”已成规律。
近9000亿存款搬家
《2013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至10月,人民币存款总量增加了10.86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了14.5%,已高达102.69万亿元。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十月失血”依然“如期上演”,尽管近9000亿元的存款下降未改变存款总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季节性波动的特征还是相当明显。
同时,央行相关数据显示,“十月失血”几乎每年都上演:2010年10月,住户存款减少7003亿元;2011年10月,住户存款减少7272亿元;2012年10月,住户存款减少6639亿元。每到十月份,住户存款就会大幅减少,似乎已成规律。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褚建芳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银行存款季末大幅冲高、季初大幅回落的现象已存在多年,尽管今年10月银行住户存款的减少额相对略高,但并未超出正常水平。
银行“保存款”大战形势严峻
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类宝吸引了相当一批投资者,尽管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尚不能对传统金融机构构成大的威胁,但银行显然已做好了打“反击战”的准备。民生银行正在酝酿的电子银行卡就被喻为反击战的“第一枪”。且从长远看,互联网金融必将一定程度上分流银行活期存款。
再加上随着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证券、基金、信托等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财渠道的多元化,也将进一步分流银行活期存款。银行“保卫存款”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高收益理财是吸“存款”大户
银行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存款失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活期存款向银行理财产品“搬家”。资金在银行与银行之间、理财与存款之间的转移更加频繁。现在许多银行都会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资金,达到“冲时点”的目的。
由于非保本的理财不算存款,许多银行有意把非保本理财产品设计为季末那一天到期,等理财产品到期那天就变成活期存款趴在银行账上,从而能达到“冲时点”的目的。等过完季末“时点”,这些非正常的理财资金陆续撤出,存款总量下降也是正常的。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连续四个月持续走高,10月份,再创新高达4.9%。分期限类型来看,除1个月以内期限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略低于6月末“钱荒”期间的收益水平外,其他各期限类型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创全年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