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4年6月高考和选考科目试题评析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1 17:39   

英语:素养立意的试题:情境性、思辨性、导向性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级教师 汪向华

杭州市余杭第一中学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蔡晓佳

2024年6月高考英语试题的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综合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思辨能力,体现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和“学科素养”要求,充分发挥对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注重试题的情境性,促进核心素养

试题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涵盖科技发展、环境问题、科学实验、国际合作等方面。如听力涉及重新安排快递送货、家长接送孩子引起拥堵现象的思考、家庭菜园等真实情境;阅读理解A篇是招募志愿者参与恢复栖息地的广告类应用文,B篇是兽医运用针灸和按摩治疗动物的叙事性文本,C篇讲述阅读媒介(屏幕和纸张)差异,D篇介绍斯坦福对记录生物多样性方式的新研究;“七选五”语篇聚焦纸质字典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完形填空是有关个人成长和自我接纳的叙事性文本;语篇填空介绍英国“丝路花园”的设计,强调丝路精神;应用文分享美术课体验,读后续写则通过车费支付故事引导学生诚实守信。这些正面积极的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强调设题的思辨性,发展思维品质

试题在融语言、文化、思维于一体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其他学科知识和已有经验来解决问题。听力材料话题新,很多试题需要学生有整体感知才能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阅读理解中的判断词组意义、分析关键信息、概括段落大意、推断作者意图等题,考查学生运用判断、归纳、分析、概括、推断等多种思维能力,如,第24、27、30、31、32、33、34、35等题。单篇上看,阅读D篇遵循“了解现状—聚焦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的思维模式,考查学生对每个环节关键内容的准确理解,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七选五”主要涉及句间语义衔接和逻辑衔接,既考查语篇知识又考查思维品质。完形填空需要学生综合考量语境与逻辑推理之间的平衡。介绍一节户外美术课的邮件考查语言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展现逻辑思维,创造性表达观点。续写也如此,学生理解材料,提出合理的观点或解决方案,检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体现教学的导向性,深化教学改革

试题设计体现稳定性与创新性并重的特色,特别强调实际应用和创新思维。这就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根据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灵活调整,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单纯理解文本("understand the text")转变为对文本做出积极回应("respond to the text")。重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深度学习的热情,避免陷入浅尝辄止的“刷题”模式。教师应关注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励学生感受探究意义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使他们更具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筑牢思想之基 服务人才选拔

余姚市梦麟中学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金银姬

嘉兴市第一中学 高级教师 王静慧

2024年6月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试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命题遵照“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试卷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彰显时代特色,加强价值引领

“情境载体串联线”是命题的逻辑主线。试卷进一步优化情境创设,精选素材,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试题中。如第2、3、4、5、9、10等题,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第14、16、17、23、29等题,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激发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担当文化发展新使命。第24、27、28等题,呈现了当今时代发展中有关探索宇宙奥秘、人工智能、全球变暖等新任务、新挑战,要求学生在由“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中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二、突出思维品质,服务人才选拔

思维品质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和核心要素。试卷在结构设计上保持总体平稳的总基调下,优化综合题内部分值的分布,加大对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如第27题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模拟代理律师解决法律纠纷,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第29题要求学生对“公共外交”下定义,注重学生思维的过程性、可视性、规范性的考查要求,强调学用结合,侧重思维品质考查。

三、强化学科实践,引导教学变革

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也是落实学科育人与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试卷通过创设“综合探究”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迈入生活实践大课堂。如综合题25题围绕“司法为民”开展综合探究,通过查阅、整理相关资料,进而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主要结论。29题以某校组织夏令营、赴法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为背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选必一和选必三已学知识,为此撰写演讲稿,以此评价学生的综合品质和学科素养。

新高考引领育人方式的变革。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基本要求,明晰高考评价体系命题理念,加强考教衔接,实现以考促教,主动应对高考综合改革。

来源:教育之江微信公众号  作者:  编辑:高明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