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 没将积蓄留给唯一女儿 反而全部捐给学校 卢永根祖籍广州花都,1930年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家庭。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8月9日,年轻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高中毕业,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去迎接解放。此后一生,无论他的身份是院士,还是校长,他始终坚信,要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2017年3月,卢永根在夫人徐雪宾教授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当时卢永根已生病住院,为此次捐赠,特意从医院来到银行,这是华农校史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卢永根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他们不但要把钱捐给华南农业大学,还要把身体捐给医学事业。早在患病之前,卢永根就办理了遗体捐献卡,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他表示,作为共产党员,捐献遗体是为党和国家最后一次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7年,卢永根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上给卢永根的颁奖词是:“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您也有根,扎根在那人们心里。” 节俭: 鞋子坏了补好继续穿 吃一顿饭只花4元 捐赠时的慷慨与平时生活的节俭形成鲜明对照。“很多人不知道,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卢永根的学生、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刘桂富说,卢永根夫妇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在他们家房子里,找不到一件新式的家具,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蚊帐用的是竹竿,几张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这些简易的家当,已陪伴他们半个多世纪。对此,卢永根曾说:“这些东西没有用烂,证明物还没有尽其用。” 卢永根的家就在华农校园内。在入院治疗前,年过八旬的卢永根夫妇家里没有全职保姆,都是自己打饭或做饭。卢永根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忙碌地回复邮件,拿起放大镜读书、看论文。 在离卢永根家不远的路口,有一个修补衣服和鞋子的小铺。昨日下午,记者路过时,正碰到一位老者和一位中年男子在谈论卢永根院士。铺子里正在忙活的何女士(化名)说,她认得卢永根老校长,老人家曾到她的铺子补过多次鞋。“他很简朴,鞋子坏了舍不得扔。”何女士说,她有时候也在饭堂碰到卢校长。“他吃得也简单,一般是一荤一素,我见过他一顿饭只花了4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