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记者林霞虹、徐静、周洁莹 通讯员方玮、宋莉萍 “布衣院士”节俭一生他的慷慨全留给别人 昨日4时41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农业科学家、作物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离休干部卢永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卢永根被人尊称为“布衣院士”,对自己的生活,他近乎“苛刻”,家当竟用了半个世纪之久;对国家和社会,他却极度慷慨,2年前,他和夫人将两人毕生的积蓄880余万元悉数捐出成立教育基金,不仅如此,他还早就签下遗体无偿捐献卡,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根据他生前遗愿及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学术: 保存华南野生稻基因库 一门“三院士”传佳话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作为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他保存了华南地区富有特色的野生稻基因库。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今华农前身),“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之父”丁颖任院长,卢永根是首届学生。丁颖比卢永根年长40多岁,他们的“忘年交”一直是学界佳话:丁颖是卢永根的恩师。 学术上,卢永根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后来逐渐扩充到10000多份,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20世纪60年代,卢永根协助丁颖组织开展“中国水稻品种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各地区水稻引种、地方品种资源的改造和利用、耕作制度改革和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受到国内外稻作学界的高度重视。1964年丁颖逝世后,卢永根接手主持试验的总结和编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一书,该书197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卢永根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上取得重要成绩,更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卢永根勤奋敬业,治学严谨,取得成绩时总是归功于团队的共同努力,从不独揽功劳。他坚持把育人放在学术工作的第一位,对学生和年轻教师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给予充分关注和关心,在作物育种和遗传学领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学术骨干。 卢永根的导师丁颖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而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也在2017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一门三院士”,传为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