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者解锁后又被锁上
因患上精神病且有暴力倾向,家人无奈将其锁住,这样的例子在孝感还有很多。去年11月,记者曾采访过湖北安陆一名被铁笼锁住6年的精神病患者。
这名患者的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记者到达他家时,他已经被爱心人士送往安陆市中医院。而他80多岁的爷爷奶奶,住在破旧不堪的瓦房里,房里没有一件家电。孙儿患病要伤人,无钱送医院,无奈只得锁在铁笼中。
不少解锁的精神病患者,都源自同一种模式——网友发帖,爱心人士关注送医。然而,这种例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孝感市义工联一直在关注这一群体。孝感义工联会长鲁锋告诉记者,2013年,孝感义工联曾经争取到湖北省民政厅的10万元帮扶资金,专门救助这些精神病患者。那一年,他们在全孝感救助了50余名精神病患者,其中有4人是被锁在家中的。
令鲁锋感慨的是,很多精神病患者被他们送医后,治疗一两个月好转了出院回家,没过多久病情复发又被锁起来了。
照顾精神病人更需要爱心、耐心
孝昌的琪琪被关在家中5年,其实早就有人在关注他。白沙镇政府工作人员曾多次上门做工作,但都被其父母拒之门外。在琪琪被救出后,白沙镇政府垫付了部分医药费。
白沙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镇政府其实也很无奈。政府有相关的救助政策,新农合医保也能报销很大一部分医药费,但是缺少父母的配合,政府也无能为力。
很多家里有此类患者的家庭,出于“面子”,基本上都会偷偷地治疗,偷偷把患者关起来。这让基层政府难以掌握辖区内精神病患者的数量。
“我们肯定希望此类患者都能及时就医,关在家里一旦出现伤人事件,政府也要承担责任。”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并不是不想管,很多时候是不知道怎么管,甚至管不了。
孝感市康复医院的工作人员说,每年该院都会接收一些解锁的精神病患者。这些患者大多来自农村。“其实根据新农合,医疗费能够报销60%以上,但是每个月需七八千元的治疗费,剩下的部分也不是农村家庭能够承受的。”这名工作人员说。
除了需要钱,很多时候照顾精神病人更需要耐心和爱心。曾经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大爱母亲涂艳芳也是孝感人。她的两个儿子都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她从未放弃希望。面对采访,涂艳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精神病人需要社会的关心,但是他们最终还是会回归家庭。拥有最大的爱心和耐心,精神病患者才能得到良好的照顾,逐渐康复。
专家呼吁精神卫生法细化执行
对琪琪的遭遇,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孙抱弘认为:“我们相关的法律早就有了,但是没有细则,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保护的措施没有办法落到实处。”
在孙抱弘看来,这一问题要用系统化、整合性的办法去解决,从社会大系统来考虑,政府、立法、司法、教育、社会服务机构都跟上,配套起来解决问题。
这些年,卫生法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卓小勤同样关注到不少病人被家人锁在家里的现象,在一些偏远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精神病患者往往还被当成“疯子”遗弃。
卓小勤说,在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中,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以亲属的监护责任为主,实行的是“家庭为主、政府为辅”的模式。这种做法虽然符合我国的传统习惯,但实行起来很困难,“主要障碍在于许多家庭没有财力和精力负担起对精神病人的长期管教”。
国外经验值得借鉴。卓小勤说,在精神病人的管教与治疗这个世界性问题上,许多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方面,他们在立法中,对于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明确规定有权强制治疗;另一方面,对于精神病人的强制治疗费用由国家支付。
“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权益保障,在我们国家,还是很薄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志勇记得精神卫生法出台时的一个数字——比较严重的患者有1600万。
在他看来,精神卫生法很好地解决了疑似精神病、被精神病的问题,但是对真正的精神病人,尤其是家庭比较贫困的精神病人,他们的治疗康复,缺乏细致的安排。
“光靠热心网友的曝光和捐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解志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