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新闻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经济 | 社会 | 体育 | 文娱 | 时评 |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新闻中心>新闻时评
 
 
90后,来了
2015-04-17 15:35:49   杭州网

 广州90后青年飞檐走壁玩“跑酷”。

 

“90后已进入晚婚年龄”,不久前的这则新闻让许多70后、80后们觉得恍惚。

80后究竟是“被宠坏的小皇帝”还是“有担当的鸟巢一代”的争论似乎还未远去,身边的90后已经悄然长大,走上了社会的前台。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伴随互联网长大的90后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他们的青春之歌是怎样的旋律?

让我们放下“刻板印象”,走近90后,倾听这群“新新人类”的心声,还原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一识字即会上网”

以网络为“长缨”,缚理想的“苍龙”

“前所未有的环境,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一代人。”

——教育专家对“网一代”的评价

“每天睡前刷微信朋友圈,买东西上‘淘宝’,有问题就‘百度’。”南昌航空大学三年级本科生胡彦俊1994年出生,是典型的“掌上生活”一代。对他来说,互联网已不仅是个工具,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元素。他的手机里有几十个应用程序,从娱乐、社交到学习、阅读。

截至去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5.57亿。生逢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一识字即会上网”伴随着90后的成长。有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中,超过30%在小学期间即开始接触互联网。

电脑普及率高、手机依赖程度高、互联网使用率高……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在90后身上体现极为明显。作为“数字青年”,他们即便从未踏出国门,也可以跟世界各国、各种肤色的陌生人结识。“90后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和社交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同时,也在广泛接触各种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表示。

“我儿子每天的生活、学习完全离不开网络和电脑。看他每天端着手机、盯着电脑,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在学习还是在玩。以前上高中的时候还能管管,现在到大学里,就根本没法控制了。”胡彦俊父亲的一番话道出了许多60后父母的焦虑与困惑,“作为互联网的‘移民一代’,我们既看不懂也无法理解这些‘互联网原住民们’的那个虚拟世界。”

在网络快速普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身上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从小练就了获取资讯的本领,会利用网络,也依赖网络。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去年发布的《90后移动互联网调研报告》显示,六成90后患有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看来,互联网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北京的天,有时蓝,有时雾霾,我们应该在习惯和接纳的同时,寻求改善和解决的方法。”

“前所未有的环境,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一代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评价“网一代”时这样说道。的确,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90后可谓生逢其时,或许只是出于兴趣和爱好,便把各种创意变成现实,甚至发展成为个人事业。

“我叫阴明,阴天的阴、明天的明。90年双子座,所以性格有点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一家咖啡馆内,90后创业者阴明稍带调侃地自我介绍道,25岁的他已经是一家网站的联合创始人。“我们和上一代创业者不一样。首先是自身的条件。我们这代创业者不用担心因为创业暂时没有收入就活不下去。即使没有成功,也未尝没有退路。”因爱写程序而走上创业道路的阴明,道出了不少90后的心声:“上一代人的机会更多,只要敢闯到处都是空白的市场,而今天传统的市场已经饱和。只有拥有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理念,才可能站住脚跟。而且,几乎所有的项目都跟互联网有关。我们这代人从小便接触互联网,这是我们认识世界、与外界沟通的窗口,也是兴趣爱好与个人事业结合的平台。”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洪流,推动着90后快速向前,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被拘束在单一的中国文化和单纯的大学校园之中。这一代人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正以网络为“长缨”,缚理想的“苍龙”。恰如一名90后“手机依赖族”所说:“移动互联网是挡不住的潮流,能享受科技盛宴、提高生活工作效率是我们的幸运,但如何让它更好地服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90后是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一代人。一方面继承了父辈的传统思想,一方面又通过网络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思维很活跃。”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梁均达这样界定。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世界”

被夸大的非主流生活,其实“玩得酷也靠得住”

“不论是大集体还是小圈子,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中心。”

——一名90后的自述

“我们班共50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世界。”在90后男孩文靖渊眼中,他和他的同学都不太一样。文靖渊1994年3月出生,目前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三年级学生,“除了班上的集体活动大家会聚在一起,平时一般都在各自的小圈子里活动。身边的同学爱好也是千姿百态:有传统的音乐、电影,也有动漫游戏、萌摄、日摇,等等。但喜好再奇葩,大家也都见怪不怪,因为我们就是一群个性差异很大、特立独行的个体。”

成长于中国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的90后们,普遍具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就是我,我是一个不同的人”。有人说,90后是中国历史上自我意识和感知最为强烈的一群年轻人,他们不喜欢各种集体标签和比较,常常干脆地用一句“我就是我”来开启和结束对话。

“前两天我和两个学生一起吃饭,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饭桌上的他们看似聊得很热闹,但仔细一听,两人其实并没有在意对方的话题,都是自顾自地说自己的事。各说各话却能无缝契合,他们就是这般奇特。”一位在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感叹,“我班上大都是1994、1995年出生的孩子,在他们的脑海里,‘班集体’的概念似乎淡化了。‘存在感’对于他们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大的集体活动存在感低,许多孩子都不太愿意参加。后来,我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探索了一种社群化的管理方式:在班里成立兴趣小组,3到5个人就能建立一个,比如体育运动小组、美食小组等,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前班级活动一学期能有几次就不错了,现在一学期少说也有20多次。”

个体意识的觉醒、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再是统一型号的“社会产品”……90后最突出的一大特征就是有个性。“这是非常自我的一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李春玲表示,“与其他几代人相比,90后的个性是突出和鲜活的。而且,每个个体的个性都是多元化和差异化的。”

90后的鲜明个性,迎来的并非全是掌声。有人给90后贴上“非主流”的标签,觉得他们会向主流情感和传统价值观发出挑战。

“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享父母、长辈的关爱,往往有着更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对于这一群体,不能简单作出非此即彼的‘好与坏’的单项选择。既不能迁就90后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无视他们身上的亮点。”北京某大学学生工作处老师说:“与这些孩子接触多了你就会发现,他们中大多数人的自我并不是盲目任性,而是有个性并负责任的追求。”在这位老师的眼中,90后真正向往的,不是简单的与众不同,而是发现自己天赋,围绕兴趣爱好展开生活,通过独立思考和体验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原则,做一个自我认可的不普通的普通人。

2007年入学,2009年毅然辍学参军;2011年,重回大学校园,为纪念当兵经历,骑行940公里退伍回乡;之后数次骑行,并在2014年8月写下遗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初次听到这些故事,记者脑中浮现的是一个特立独行甚至有些“不靠谱”的人,与眼前这位朴实腼腆甚至有些害羞的大男孩相差甚远。刘尧,1990年9月生,安徽宿州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在别人眼中,我可能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独立、有个性,会不顾一切去做喜欢的事情。但其实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宅男。也可能就是比别人多了点冒险精神,显得格外不一样。”刘尧说。

对于90后“不大靠谱”的说法,刘尧很不赞同。“谁说我们90后靠不住?虽然我坚持冒险精神大于理性,但有一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坚持做一个讲原则和重规则的人。”在校期间,刘尧曾先后获得优秀志愿者、自动化系优秀共产党员、“清华大学自强之星”等荣誉,参军入伍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回到学校后,刘尧除了继续学业,还担任了国防班的辅导员。对于未来,他也有着清晰的设计,“既要玩得酷,也要靠得住。”刘尧说,“毕业以后,我想先找一份IT行业的工作,然后再创业,把在校所学与个人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不一样的人生设计”

追求品质生活,也追求奋斗的青春

“我希望有一份能带来快乐的工作,并非哪儿钱多往哪儿去。”

——一个90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1990年4月出生的广东肇庆小伙李俊华,目前在东莞易事特公司做售后服务。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不高,但他很喜欢这份工作。“每天可以和外国人打交道,说我最爱的英语,还挺开心的。对我来说,一份工作愿不愿干、干多久,取决于它能不能提供和我意愿相一致的平台。如果每天上班等着下班,会极大影响我的心情,我的才能就被埋没了。”

尽管公司补助加班费,但李俊华从来不加班,他认为那是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这也是他们许多同龄人身上的共性。在一些90后看来,这不是因为懒,只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生活”。

“与前几代人相比,90后员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更多地将时间花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对于公司的加班要求,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服从,能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拒绝。”在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内,90后员工已占员工总数的四成,该集团宣传部部长贺道良说:“没有了养家糊口的压力,90后工作没有上一辈人那么勤奋,抗压性不够。他们打工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想要寻求好的发展前景。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富士康IE学院,开设了多门课程,员工可以免费选修。许多工人因为学历和能力的提升,从一线工人成长为管理层。”

赶上了经济腾飞的好时代,90后无疑是幸福一代,父辈的拼搏和积累给他们奠定了更好生活的起点。无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90后都有与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品质”成为挂在嘴边的常用词。他们注重消费过程中收获的快乐,强调自身感知和体验,但同时也表示品质不等于物质,好的品质不一定就需要高价格去实现。“衣服不一定是大牌,把自己穿得光鲜、得体最重要。”范思哲、纪梵希,是文靖渊喜欢的牌子,但他表示只是有研究,却很少购买,“像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学生基本上都在网上买衣服,方便而且性价比高,快递到楼下,拎上楼就能穿。敢花钱也会花钱,我一直坚持做精明又实在的消费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迪2014年以手机消费对90后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90后并非完全认同或实践“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能有意识地作出较理性的消费选择,并且在购买动机上以“自我导向”的消费倾向为主,具体表现为追求舒适、审美以及性价比。

流水线的农民工,象牙塔里的大学生,钢铁森林里行色匆匆的白领……这些90后对于物质、金钱看得开、拎得清。他们不愿意为了钱和物质,去牺牲自己的生活。但是为了生活的美好,也愿意不断地努力、奋斗。

有人说,90后更容易被实实在在的可感幸福吸引,而非“成功学”。在他们的流行语录里,有这么一个词——“小确幸”,指的是一种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郑小红的“小确幸”就是为父母“帮把手”。“前几年有一次干旱,花椒减产,家里就过得难一些。看到爸妈劳累的背影,鼻子一直发酸。我第一次真真切切意识到,他们真的老了,需要我来帮把手。”这位22岁的重庆北碚区素心村姑娘,职高毕业后,回家成立了川心花椒种植股份合作社。同龄人踏入大学的时候,她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我现在要生产花椒油,已申请了商标。我想做出自己的品牌。”回到农村,郑小红却并不打算像父母那样土里刨食,她告诉父母,要有品牌,才能有附加值,才能做大。“今年我就要扩大生产了,应该可以在重庆的大超市里上架销售。”

从小一起在村里长大的小伙伴们,留在村里务农的,只有郑小红一个。但她并不失落,“有时候也羡慕小伙伴们能自己去飞。但是他们也有羡慕我的地方,因为我已经有自己的事业了。”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唐丹认为,“回到农村、留在农村,对于90后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小众的选择。这群人的初衷也有分化,有些是为了在农村的天地里实现理想,有些是在照顾父母的同时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他们有不一样的人生设计,他们会改变农村的面貌。”

“让有趣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有梦想亦有行动,从身边开始改变世界

“只有承担过的青春才会更加厚重。”

——一个90后志愿者分享给同龄人的话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免费去非洲玩。”清华大学公管学院一年级研究生陈维维,谈起2014年暑假肯尼亚那段支教经历时,依然掩饰不住脸上的兴奋神情,“一开始只是觉着有趣,但慢慢就开始体会到‘改变他人是件特别幸福的事’。两周的时间,能够让当地的孩子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让他们知道中国不是只有‘廉价商品’和‘象牙交易’,我觉得很自豪。”

“许多90后接触公益,一开始只是觉得新鲜和有趣。他们对社会的期待,很多来自个体的视野和感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谭建光将90后的公益行为总结为:凭兴趣做,靠不认输坚持下来,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发展壮大,慢慢地成为品牌。

“我们团队现在的专职工作人员有8个,兼职的有7个。我是年纪最大的,1987年出生,最小是1993年的。”在广州,有一个由80后、90后年轻人组成的公益环保组织,2009年开始致力于倡导并引领更多的人骑车出行,推动城市生活形态的转变,陈嘉俊是这个组织的负责人。在他眼中,身边的90后是一群特别可爱的伙伴。“他们积极主动,坚持自己的想法。想做就做,不想做打死都不做。”陈嘉俊说,在许多人看来,90后更加关注自我,较少关心社会问题,“但我身边有很多年轻人还未走出校园就开始组建社团,积极思考社会事务、为他人服务。相比他们的年龄来说,做得已经非常不错了。”

爱小动物、爱运动、爱跟男朋友去邻居家蹭饭……声音甜美、外形柔弱的90后女生陈诣蓝,刚刚加入“拜客”两个月。她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二年级研究生,今年1月从学校休学一年,开始了专职公益推广的工作。“我是一个有梦想然后愿意等待时机、实现梦想的人。去年,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交流,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于自行车的友好。而在广州,骑自行车却常常遭遇到各种困境和尴尬。”陈诣蓝说。于是,当交流结束回到广州,她便向学校提出休学申请,全职从事公益。“1月7日,当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要用一年的时间在‘拜客’工作,推动绿色出行。”

“做这事不觉得会耽误毕业,会影响前程吗?”记者问。

“这就是我的人生啊!我想要干净的空气,这是我的个人权益,我得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开始改变世界。活在这一刻让我觉得无比有意义。”陈诣蓝答道。

“90后关注的社会问题,往往是影响自己切身利益,或是亲自观察和体验过的,他们想成为身边社会问题的解决者。”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黎元宇说。从事志愿服务5年多的他认为,如今的90后志愿者有些新特点,“目前,在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注册的志愿者有600余万人,其中近一半是90后。相比80后,90后行动力更强、更活跃。很多人把志愿活动当作一种社交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许多人的初衷是‘让有趣的事情变得更加有意义’。”

“90后关心别人不再是出于传统的‘看到别人有困难或需要就帮助’,而是从自身的感悟出发,感同身受再给予帮助,因为他们觉得‘我需要的别人可能也需要’‘我拥有的东西他人没有的时候怎么帮助别人得到’。”谭建光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新代际群体观念的变化,90后的公益出发点更多表现为“有我利他”。“在不少90后看来,做公益不一定意味着牺牲小我幸福、放弃个人利益。”

“我在这出生、长大,未来也将在这生活、工作。”谈到广州的未来,陈诣蓝眼中有期待,更多的是笃定,“我要用行动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美。有人给90后贴上了自私标签,但我们知道事实并不如此。我们有责任感,有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这个社会带来一些好的改变。”

 

(原标题:90后,来了)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 何璐 叶琦 蒋云龙 贺林平    编辑:程慧雨    责任编辑:方志华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图库
日本29处不容错过 ...
消防“铁人”是怎 ...
人生璀璨如烟火
国际政要也自拍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 ...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时评
·致中国梦的青春一代
·万隆精神仍具时代意义
·人民日报钟声:世界睁开眼睛看中国
·“互联网+”之风劲吹 带动中国经济腾飞
·访胡彬彬:重视地名文化,就是重视我们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指针
·现在的调整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增长
·欧盟发起数字技术监管“保卫战”
·人民日报钟声:给亚洲繁荣带来希望
·让大数据产业链最顶端“明珠”更加璀璨
·“互联网+”,一个升级版的闪亮登场
图片新闻

换个姿态探花

追姜文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 ...

巴西超模吉赛尔· ...

加拿大化妆师将真 ...

令人羡慕的动物奢 ...
热门点击
·网曝"局长开房200次"致其卧轨 温州两男子获刑
·250万,在慈溪民生村镇银行转了一圈就不见了
·深圳机场交通事故司机全责 救济金额缺口千万
·缅甸正式回应中国边民伤亡事件:表示深切悲痛
·12306启用图片验证码 抢票公司破解方案出炉
·为买廉价鸡蛋 老伯超市内奔跑撞伤阿婆
·老汉与公交司机发生冲突 公交车上怒扔手榴弹
·京沪津等多地出租燃油附加费纹丝不动遭质疑
热点专题 more
-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专题
- 2013年杭州防暑降温抗旱特别报道
- 市委常委“我们的群众观”在线访谈
- 梦想·家2013外来务工者子女夏令营
- 超强台风“苏力”来袭
- 2013杭州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
- 韩亚航空客机旧金山失事
- 杭州东站·核心枢纽
- 杭州市第四届“十佳”好婆媳评选
- 请告诉他回家的方向-水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