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11月26日报道,俗话说“朽木不可雕也”,但在范远万的手中,朽木却焕发出了新的艺术光彩。这位家住在忠县的民间艺术家将烂木头变成了艺术品,用精妙的手艺将一幅幅山城风光、迷人意境刻于其上。然而发展至今,这门绝技却传承告急。近日,记者见到了虫雕创始人范远万,在这位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眼里,未来充满了困惑与迷茫。
虫雕,不仅推翻了“朽木不可雕也”的定论,而且,还创造了具有历 史性的艺术价值。随着《三峡神韵》、《夔门雄关》、《江山明珠——石宝寨》等作品的问世,范远万的朽木虫雕声名鹊起,参展获奖无数,影响范围扩至全球:1990年,其作品被相继推向日本的23届亚洲新技术展和美国的26届美洲新技术展;1992年还获得了国家科委举办的全球新产品展览会新产品金奖……因虫孔千奇百怪,每幅作品都无法仿制,朽木虫雕又有“天下仅此一幅”的美称。
如此声名鹊起,应该是门庭若市才是正理,遗憾的是,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境遇相似,朽木虫雕,也落得“叫好不好座”的尴尬之中。这样的境遇,与这些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有关系,与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有关系,更与我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措施滞后有关系。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所产生的,从它们诞生的第一天起,便烙上了深深的手工繁、要求高等的特点。而这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的产品,又多富有浓厚的传统社会的气息,这两点,在今天这个注重时效性的速成社会中与注重个性化的时尚社会中,几乎就是其致命的“缺陷”。而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更使得传统纯手工制作,已经毫无性价比可言。这就使得许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追求“经济至上”的社会环境中,必然陷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尴尬之中。这一点,在朽木虫雕的后继无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范远万的年纪渐渐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他将传承的希望寄托在了家人身上。然而二女儿离家出走,老三在广西从事建筑行业,孙辈们中很多人都有了孩子,从事美术相关工作的虽大有人在,但他们都不愿意回家接手这门技艺。大女儿范洪波说,在所有兄弟姐妹中,只有四弟范花曾经能够独立创作虫雕作品,但艺术厂的失败让这位唯一有接班潜质的弟弟心灰意冷,远走他乡。她曾多次恳求弟弟回家传承,但电话那头一次次冷冰冰的“还嫌折腾得不够吗,做这个还不如打工挣钱”彻底断了她的念头。
而这一处境也恰恰给我们在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时,起到了提醒的作用。既然“做这个(朽木虫雕)还不如打工挣钱”是朽木虫雕“叫好不叫座”的一个根本原因,那么,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入,显然比空洞地强调这些朽木虫雕的所谓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更能够招徕后继者。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是漠视经济价值,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相反,加大投入,使后继者感觉到身有所值,他们也不会因为“还不如打工挣钱”而对朽木虫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弃之如敝屣。这听起来有点俗,但是,俗得有人喝彩,总比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朽木虫雕的被后人所遗忘要强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