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发来的短信 央广网发
最近,很多湖南邵阳市民收到了一条短信。短信是邵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出的,短信称,邵阳人要说邵阳好,家乡才能真的好,请接到省里民意调查电话,同时给出客观公正、积极评价的市民,凭通话记录领取误工补贴。据悉,误工补贴为三百元。有市民反映,也有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让“说一些好的方面”。(9月10日 《新京报》)
尽 管邵阳市综治办的工作人员,将“说好话”解释为“实事求是的评价就可以了”,将发放补贴解释为“为了提高电话调查访问的完成率”。但是,有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入户登记,让市民在调查时“说一些好的方面”,还是暴露出当地有关部门引导民意调查的倾向。而五分钟左右的通话记录,就可以补贴三百元,如此大方的鼓励政策更加重了舆论的猜疑。
上级部门对下属行政区域进行民意调查,受访民众应该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这也是一种公民责任。当然,客观公正的评价中,肯定会有好的一面,但也难免会有不满意的意见和建议,否则就难称是客观了。是以,市民在民调中说好话没有错,错就错在地方部门引导民众“说一些好的方面”,这就会让民调的结果与事实产生错位,失去应有的价值。
市民能不能给生活其中的城市以好评,关键不是在上级民调中如何“做工作”,而是日常行政管理和城市建设中,能够像民调期间一样与市民互动,听取意见,归纳民智。做到这一点,即使城市硬件建设中仍有缺憾,市民也会包容性地说好。反之,所谓功夫在诗外,日常下得功夫不够,在民调关头做引导性工作,就是舍本逐末。
想起了几年前吉林省永吉县政府网站所做的一项关于“满意度”的民意调查,居然仅设了“满意”和“非常满意”两个选项。虽然曝光后当地部门称是网站遭受黑客攻击所致,但依然没有转变网友对其“最雷人政府网站调查”的认识。有这样一句话很适合民调: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引导市民一味说好、说满意,归根到底还是形式主义的政绩观在作祟,悖离了转作风的要求。
另外一个问题是,对接受民意调查并持五分钟左右通话记录的市民,补贴误工费三百元,不晓得邵阳市因此要支付多少费用,想来不会是一个小数目。在“花钱买好评”的瓜田李下之外,还应该追问当地政府部门花钱怎么能够如此随意?省里的民调未必是一个常规项目,由此,邵阳市在财政预算中也就未必能有专项安排,民调关头“大把撒钱”表现出当地政府部门财政支出不受约束和监督的一面。
花纳税人的钱不受约束,还要让市民“说一些好的方面”,如此应对上级民调确实很悖论。问题是,类似这种为了追求一个高于事实的好的数据结果,不惜“大把撒钱”的做法,在其他方面和其他地方,或许也同样存在。这应该在政府部门转作风过程中被重点审视。要让市民给好评,需要回到脚踏实地深入民众、解决民生问题的轨道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