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很有趣,身边的朋友谈论的话题非常集中,都是“站票该不该半价”。你一言我一语的,观点来回交锋。
一个支持的说:按照市场定价规律,因为服务不同,所以硬座和卧铺定价不同,那继续这个逻辑,站票与硬座票享受的服务不同,价格自然也应不同。大家一听,哦,好像很有理哟。
一个反对的说:如果站票半价,价格杠杆会让不少人选择站票上车,等座位空出来的时候再坐。而且,在火车空间资源不变的情况下,这会导致通道拥堵,让 价格不变的硬座票所享受的服务品质下降。话音刚落,就有人表示赞同说,是呀,站满人的火车连上个厕所都好像长征。
更有趣的观点接踵而来,一个反对的说:平时的火车运力基本能满足需要,不用站票,只有在春运回家的时候,站票才很宝贵。如果按照市场定价规律,那春运的时候,运力远远供不应求,硬座卧铺和站票都应该涨价,这个时候谈半价站票,不是很不符合规律吗?大家再一听,哦,好像也很有理呢。
众说纷纭之下,究竟半价站票的账该怎么算呢?
我以为,实际上,在谈论火车票价格的时候,要先分清楚市场定价和政府定价两个概念。飞机作为高端运输服务市场,有比较充分的竞争,所以,根据市场情况,飞机票一会儿打二折,一会儿打九折。铁路运输实际上是垄断市场,属于公共交通服务,政府部门定价,基本不随供需涨跌。为了保障服务,火车票的定价10多年没涨,春运时也不涨价,正说明了这个属性。
既然是计划性的定价,那么,如何定价就涉及到如何精细管理的问题了。有关部门完全可以在硬座票卖完后才出售半价站票,除春运外,平时根据车厢空间合理限定站票数量,这就避免了价格下降导致站票过多和过度拥堵问题。少部分的半价站票导致的经济损失部分,完全可以从相应提高卧铺价格上补回来。如果将来,铁道部推进政企分开改革了,到时候再用市场化机制定价不迟。
再深一步看,这不仅仅是一本经济账,还是一本民生账。当前,不少买站票的都是农民工,他们订不着票,往往最后只能买到站票。
如果站票半价了,一来可以从经济上减轻他们的负担。二来可以使服务和价格对等,不被人诟病。三来可以彰显政府服务的精细程度,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提高民众心理舒适度。
这么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