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微博上突然讨论起“90后”来,大体由来是说“90后”已成“垮掉的一代”,这一论调和十年前讨论“80后”并无二致。本来这种论调不值一驳,对“80后”的批判已经证明是一种错误,发起“垮掉的一代”讨论,无非是再一次论证失败罢了。所有处于成长期的人,本不应背负任何的责任。即使在数年后证实他们的“垮掉”,所应受到批判的,也应当是成人所营造的“垮掉的环境”,而不是由“垮掉的一代”现在来承担责任。
说他们处于一个“垮掉的环境”之中,并非耸人听闻。近日,浙江万里学院有部分学生陆续在微博上反映,收到校方发送的应对文明城市创建电话抽查的短信通知。此短信为学生准备了应对抽查的答案,并有如下内容:“如果8月中旬的宁波市创建文明城市‘三连冠’因为专家组抽查到你的电话,相关问题没有回答出来而导致 文明城市没有被评上,我校将在宁波市通报批评,而你也将会在我校接受相关处分。这件事情务必请严肃对待。”(8月10日《北京晨报》)
如此明确地教学生作假,并以“处分”相威胁,这种做法已经触及社会的底线,而对于教育机构、教育者来说,足可称为一出荒诞剧。虽然相关部门明确表示这短信“措辞不当”,并将要求学校对相关人员提出严肃批评并向学生致歉,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人们的判断:部分学校已经失去的基本的教育之德,已经没有教育的原则了。试想,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都能以如此野蛮的“破坏文明”的方式“教育”学生,如何指望学生能接受到稍微“正常一点”的教育?
什么样的环境,培养什么样的人。此话虽有极端之处(毕竟还有“出污泥而不染”之说嘛),但却道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环境培养人,环境造就人。但这些年来,种种令人担忧的“环境污染”层出不穷:学生批评食堂要被会商“偏激的思想”,专升本要学生“捐资”还要学生签自愿书,学校本来的教学内容如书法美术音乐体育变成了收费的兴趣班,为了钱出租学校操场成为炫富舞台......在如此充斥着谎言、阴谋、勒索、金钱的树上,能结出什么样的好果子?
其实,光光指责那个发短信的老师是不公平的,甚至光去指责那个学校都是不公平的。这一个环境的形成,不是一两个人、一两所学校所能完成,而是更大的环境和体制机制,在一种倒逼中促进了这个环境的形成。因此,我们看不到责任人,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主体,只好把气撒在“不长进”的“90后”身上。但我们自己知道,“90后”垮不垮掉、长不长进,与他们实在没有太大的关系。相反,他们的成长,掌握在80后、70后、60后手中。与其指责“90后”的不上进,不如检讨自己:除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给了他们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