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花10元钱只买到了一斤肉,但是,却有人非要说你拿回家的是一斤二两肉,说你捡了大便宜。我想,所有遇到这种事的人,都不可能笑得出来。
但是,我们却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接受着这样的结果,且不知向谁去诉说。
据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间,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被人为调整,系统性低估超过7%。与此相适应,央行的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储户对物价水平的满意度指数,已经接连创出2001年有数据以来的最低点21%左右,显著低于2007-2008年通货膨胀时期30%的水平。
近年来,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公布的CPI数据与公众的感受存在差异的报道不绝于耳,但是,每当此刻,有关职能部门都能找出很多理由来进行解释和说明、敷衍与搪塞。而事实上,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官员、百姓,都十分清楚这些数据是缺少足够的说服力的。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高增长,物价就很难低增长,更难出现负增长。即便这种现象存在,也只能在某个特殊阶段、特殊时期,而不可能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但是,从我国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却出现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现象。那么,所谓的低通胀,到底有多少是被人为调整出来的呢?而老百姓的购买能力,又有多少是被提高的的呢?
而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待CPI的高低,关键并不在政府职能部门公布的数据有多美丽,而在于手中的钱有没有贬值、购买力有没有下降。公众所以对CPI数据提出质疑,所以无法感受CPI数据的美丽,就在于他们手中的钱不那么值钱了,购买力下降了,碗中的肉减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什么理由让老百姓相信CPI数据的真实性呢?还有什么理由要求老百姓去接受这样的事实呢?
今年以来,围绕CPI3%的目标,相关各方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用尽了各种办法,预测、分 析、控制和调节,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现在的问题是,CPI会不会突破3%,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3%与3.5%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是今年,虽然前几个月的CPI都在3.6%以内,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算不上高,但是,老百姓的实际购买能力,却远不是CPI数据所能体现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棉你眼”等生活必需品以及与生活必需品相关的其他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都远高于CPI。那么,这样的CPI数据对老百姓来说又有多大意义呢?纵然因为非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作用,能够完成全年3%的调控目标,能说明价格调控工作做得好吗?能说明老百姓没有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吗?
按照目前的统计办法,CPI由一个总体价格指数和8个分类价格指数构成,而按照专家的分析和推算,从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的5年间,至少有-7.53个百分点无法用8个分项指数及其权重来解释。这也意味着,在这5年中,CPI至少被人为地低估了7个多百分点。也就是说,老百姓的碗里,也被人为地多放了不少既看不到、也吃不着的肉。如果再加上分项指标权重设计和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老百姓碗中看不到、吃不着的肉可能更多。
低估CPI,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说,或许不是一件坏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可能形成政绩、戴上花环。但是,对老百姓来说,却失去了实惠、背上了黑锅。更为严重的是,低估CPI,对中央的宏观决策是会产生错误影响的。这一点,今年的反映更为明显。
所以,对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不可再让CPI偷盗百姓碗中的肉、锅中的米了,而要通过核算方法的改革和优化,让CPI能够真实反映百姓的生活状况、反映经济的发展水平、反映社会的和谐程度,让百姓的感受与CPI数据能够基本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