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 日,江苏盐城82岁的拾荒老人张忠泉向盐城慈善总会捐出自己的10万元积蓄,感动了很多人。半世纪以来,他行善成“痴”,捐款数百次,而自己一天的生活费不超过2元钱。这种执着也让他遍尝一般人所不能承受之苦痛:遭人非议,妻离女散……。老人表示:“我不要(捐赠证书)。我只希望我能够帮助受灾的人,只想留下精神,教育下一代。”(4月21日《扬子晚报》)
老人的境界何其高尚!自己靠拾荒为生,却还要倾其所有帮助别人,以至于居无定所,妻离女散……,但这也从未动摇过他50年如一日的行善举动。而老人所希望的回报,就是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能被社会所提倡,并能在年轻人中传承下去。面对这个毕生以行善为终极理想的老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之感动呢?
对于行善,老人是乐在其中,不然也不会坚持50年之久,但这种乐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并不能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因为无私行善而落得居无定所、妻离女散的结局,恐怕也不是老人自己愿意看到的,只不过不得已,也只能把这当做是为理想的付出罢了。
对于行善,是量力而为还是倾其所有,这应该是老人的自由,别人也干涉不得,但这并不是我们就可以对一个无私付出的老人只做道德赞扬,而不给 予物质帮助的理由。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个只为助人行善,而导致自己生活窘迫的82岁老人,感动不应是我们唯一的反应,我们急需伸出帮助之手,让好人得到善的回报。
老人希望自己的慈善精神被留下,并能教育下一代,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其实不完全取决于老人自己的意愿,如果老人50年行善助人的结果,竟是自己饥寒交迫,还要落得众叛亲离,那么这种行善模式对于他人的示范效应,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慈善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这需要全体公众的力量,只有当慈善成为社会的风尚,慈善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老人的行善义举只有能带动其他人一起行善,才能实现真正的大善。而大家是否愿意从善如流,恐怕还要看行善对于自己生活的影响是怎样,如果我们平时付出爱心,行善助人,当自己需要别人帮助时,却得不到善的回报,助人者无人助!那还有多少人愿意行善呢?
倾其所有捐款10万是老人的觉悟,而让行善成“痴”的老人也能感受到社会给予的善得回报,则是我们的义务。帮助老人的生活,让他过上安稳的晚年,其实也是帮助老人实现他传承慈善精神的理想,因为只有当人们都能感受到,助人者有人助,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更是一种制度上的保障,爱心才能在更大范围燃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