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13名小学生被“屠夫”郑民生残害事件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校园安全计划”。长沙市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安全管理。通知强调:“要及时掌握了解学校及周边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对校园周边精神病人、失意、失败等群体要高度关注。”
这个举措的大前提是保护孩子,有预见性的保护孩子。南平凶杀案发生在学校门口,凶手又认为“成年人不好杀”,综合起来,学校门口是高危区域,是凶手容易下手的地方,有必要聘请年富力强的人员担任门卫,能搏斗、敢搏斗;有必要加强管理和日查夜巡,杜绝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无人看守,安全死角出大事;有必要装上高清监控探头,随时扫描 一切可疑人等,斩断一切准备伸向孩子的“黑手”……
且慢,什么叫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什么叫精神病、失意、失败等群体?学校不是认证机构,可以判定什么人不稳定不安全,公安部门也没有提供类似的指南、排查通知书,比如目光呆滞、行为怪异叫精神病,头发较长、衣着肮脏叫“失意”,低头走路、捶胸顿足叫“失败”,没有科学标准,没有可量化的“特别”细节,能依据的就只有社会成见。
为什么郑民生性格扭曲故意杀人,失意、失败群体就是可疑的、危险的、极端的,需要重点关注?这种赤裸裸的蔑视、孤立、贴标签,究竟想达到什么预期效果?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失意”为不得意、不如意,如:情场失意,再如郑民生恋爱多次失败。“失败”又包含“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之意,比如郑民生与原工作单位领导有矛盾,辞职后谋新职不成。长沙市教育局的紧急思路涵盖了郑民生案的基本要素,可谓以郑民生为范本防范下一个“郑民生”。
为了防范可怕的郑民生,应该是疑似“郑民生”,应该首先把人群分为失意和得意、失败和成功吗?为了掌握动态,下一步再划分区域、监视居住?这不就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痛过以后恍若无事吗?
郑民生这样的人只要出现,就是社会的失败,任何人都有可能付出代价,无非是好杀不好杀,震撼不震撼。学校门口装上探头,把所有能装探头的地方都装上探头,把人分出三六九等用怀疑的目光打量,我们难道是坐等“郑民生”出现,然后一群警察将其扑翻、制伏,然后皆大欢喜,这个人一脸失意、失败,真是越看越可疑?
最终,我们只能在社会隔膜中消耗殆尽,战胜了凶手、屠夫郑民生,失利于疑似“郑民生”的歧视、仇恨和心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