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闭幕后,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温总理再次以睿智和博学、以富有文采的回答,迷倒了中外记者。与此同时,坐在温总理身边的美女翻译张璐,由于现场流利地翻译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也受到亿万观众和网民的热捧。昨天,记者在各网站微博上看到,张璐的排名超过了刘翔获得世锦赛第七的消息。(3月16日《北京晨报》)
这个时代,从来不乏闪光的人物。娱乐圈、体育界,源源不断制造着明星;福布斯,每个年度按时推出若干财富英雄;甚至,虚拟网络江湖上,也不时诞生诸如犀利哥般的草根偶像。前赴后继的偶像,如过江之鲫,装点了时代的寂寞。之于偶像,我们或寄托惊羡、或戏谑调侃、或安放一份希望......只是,泛 滥伴着贬值。而今,娱乐至死的年代。对偶像,公众鲜有发自心底的倾慕。更多的时候,只是将其视为话题的来源。遍地偶像,投下落寞身影。因为他们,很难获得“粉丝”价值观层面的认同。
张璐的走红,也许正扭转着偶像的时代印象。如果说绝佳的气质、品位、职业范儿,是她受到热捧的先决条件。那么,记者招待会上那“国际水准”的译诗,便彻底点燃了公众心底的崇拜。无关容颜、无关绯闻,没有炒作、没有策划。一切自然而然,突然而热烈。一夜间,又一个人气偶像诞生了。
说“又一个”似乎有所不妥,张璐和当下很多偶像迥然不同。虽同是走红,背后的社会动因甚异。张璐所以成为偶像,首先是契合了这个社会的文化传统。我们所生存的文化环境,对“才女”有着天然的偏爱。气质加之才学,足够让一个女性闪光。只可惜,这样的人凤毛麟角,有文化厚度的偶像历来稀缺;再者,民众的热捧,同样可以归因为“庸俗偶像观”返璞。厌倦了商业土壤培育的“星”,看烦了层出不穷的“门”。有什么能比一位把《离骚》译得如此美丽的“才女”更让人倾心。
值得庆幸的是,网友此番追捧多了些理智与纯粹。由此,张璐得以免遭娱乐化解构的宿命。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偶像”都得到如此尊重。春哥、曾哥、犀利哥被网友轮番戏谑;这星那星,此门彼门,都难逃人肉暴晒的待遇。但对于张璐,公众只是赞叹她的专业与气质。除此,再无其他。文化的份量,规制了原始好奇,这正是张璐走红特别的地方。
悄然走红的张璐,背后是公众多元偶像观的短暂统一。耀眼的背后,更衬出时代的寂寞。虽是“群星闪耀”的年月,但承载文化与气质的偶像,较之贵金属尤缺。其间,是公众多元、庸俗化的偶像观,排斥了这类偶像的走红?还是滑坡的社会人文,没能满足公众对偶像的文化期待?张璐现象已然揭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