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大师刚刚远去,即有安徽11名教授就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倡言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11月11日《新安晚报》)
我很佩服这11位教授的创意与勇气。在动不动就“10教授”、“9教授”层出不穷的当下,这种诲人不倦的戏码居然没有歇菜,还有敢冒天下审美疲劳之大不讳,迎难而上拾人牙慧者,其畅所欲言的拳拳之心是苍天可鉴,与日月同辉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论自由下,有好的想法都应大声说出来,作为社会精英的教授更应如此。但不明白的是,为何“10教授上书”之类的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乐此不疲呢?难道教授们住的是集体宿舍,所以有极强的集体意识与行为,出则 同车,言则同声?抑或有下列难言之隐——
教授者,跟专家、学者一样,本属凤毛麟角之物。奈何大学不断扩大,教授的队伍也不断扩大,教授的含金量越来越低,教授这行头,已不足以吸引公众眼球。于是,为营造出场气氛,便搞起人海战术,借人多的力量摆pos,“10教授”成了屡试不爽的出击阵法?
教授者,当是一言九鼎、居高声自远,真知灼见可振聋发聩之饱学之士。奈何教授的门槛越来越低,滥竽充数现象愈演愈烈,一些教授的话语份量也越来越低,虽说有理不在声高,可为让发言具有穿透力,不致响都不响一下,便想到人多嗓门大,以集体发声的音量来掩盖个人不堪的音质?
教授者,当是有创新思维引导社会前行的先知贤者。奈何一些教授因“不好读书”,热衷功名利禄,学术上并无多大创见,个人的“一鸣”不能惊人,便欲功夫在诗外,借鉴群体事件、群访的影响力模式,动不动就群体发声?盖因只要是“群体”了,有关方面便不能不重视,其效果自是“个访”、个人表达所不能达到的。
以上三点臆测,不针对任何教授,排名亦不分先后。
还想补充一点,若教授们以为群体发声便是一种重视的姿态,一种力量的展示,那以十计的阵势,太小儿科啦,要是弄个100位、1000位教授,虎虎生风的效果会更好,会更显得不同凡响啊。当然,要是能凑起万名教授,还可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感万人同浴温泉一样,有了创新的文化气息咧。
不过,“10教授”之类的群体架势,怎么看都疑似丰胸、隆鼻之类的假体思维,虽说没有货真价实的东西,但借助假体的衬托,起码形式上显得气度不凡,气宇轩昂多了。
唉,都云教授痴,谁解其中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