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道县县委书记易光明因涉嫌违纪被省纪委双规”,这个早间流传于各论坛的消息在得到湖南省纪委证实之后,当地百姓上街庆祝,打着的横幅大书“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烈庆祝道县历史上最大腐败分子被双规”等等。这种状况应该比较少见吧,印象之中,上一次的类似新闻是群众给一位离任的干部送一些原本存在于故 纸堆中的“万民伞”、“清官旗”之类,极尽褒扬之能事,态度与道县这次正好相反。
县委书记乃至更高级别的干部被双规,如今哪里还谈得上是新闻?看得多了,人们早就习惯了,连冷眼都未必有了。无论是谁倒台,一句“早该如此”,算是还在关注的最好表态了。只有若干细节———比如把贪来的钱藏在楼顶鱼池之类的“新鲜” 事情,才能稍许刺激一下人们见怪不怪的神经,然而充其量也只是一时间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谐谑一番而已。但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显然不同,官员的所作所为可以欺上,但肯定不能瞒下;蒙骗的话,也只能蒙骗本地、本单位、本部门以外的人。道县那么多人对书记被双规居然高兴到那个程度,推理来看,号称“光明”的易书记给道县带来的太多“黑暗”,在当地恐怕是公开的秘密,但公众奈何他不得。易光明一旦被奈何了,公众也就有了这压抑太久的释放与发泄。
想起一位古人,北魏的瀛洲刺史崔暹。他搞过一次微服私访,自己骑着匹马在辖区内到处转悠,很有体察的意味。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老妇正从井里汲水,就一边请人家帮忙饮饮马,一边拉家常,聊着聊着,气氛营造得不错吧,他切入正题了:你们这个崔刺史怎么样啊?谁知老妇恨恨地说道:“百姓何罪,得如此癞儿刺史!”———老妇说话未必这么文绉绉,然而《魏书》是这么记载的,权且实录。癞儿,今天我们都知道不是好话,连鲁迅笔下的阿Q也这么认为,由此讳“癞”,音同也不行,后来还推而广之,“光”、“亮”、“灯”、“烛”都讳了,可见问题有多严重。北魏那时估计也好听不了多少,因为崔暹在瀛洲早就“民庶患之”了,他自己不知道或者自我感觉太好就是。想起崔暹是因为想到,今天的各级地方官员有没有胆量像他那样检验一下自己的公众形象呢?当然,现代人以为自己有自知之明,不屑于此,要另当别论。
群众上街庆祝官员被双规,表明对腐败的痛恨至极。中央纪委监察部于本月28日统一开通了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此前,历经四年修订、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党的建设辞典》,也正式收入了“网络反腐”词条。民间网络反腐的功效有目共睹,官方网络反腐则相当于原来举报箱的升级版,倘若不把群众的举报线索真正重视起来,其功效就不可能如民间的那样。这一点,有识之士想必已经认识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