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炉、炼坯、锻打、淬火、加钢、溶合……28日清晨7时许,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曲仄老街的“仁记”剪刀铺里,叮当作响的锤炼声,敲响了76岁郑如元和50岁郑国辉父子俩一天的劳作。
郑如元、郑国辉父子俩的剪刀铺,是一间20平米、没有任何标志的破旧木砖结构的小屋。郑国辉告诉记者,这间屋子和“仁记”剪刀技艺一样,也有200来年了。
走进剪刀铺,铺子仍保留着传统小作坊的模式和器具,手拉 风箱、简单堆砌的壁炉、布满灰尘的木质器械……无不透露着古朴。
76岁的郑如元站在铁砧前,动作灵活,时而手拉风箱烧旺炉火,时而一手拿着钳子、一手拿着铁锤,敲敲打打中,一把剪刀的半成品雏形在郑如元的手中显现。
“14岁开始学做剪刀,学了两三年出师,到我这已经是第三代传人了。”郑国辉告诉中新社记者,打制剪刀即是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一把全手工打制的剪刀,从铁坯熔炼到成品销售,要经历30多道工序、挥臂下锤数百次。
采访间,父子俩依旧不停地你下锤、我打磨,配合默契。就是这“叮当叮当”的打铁声,已在霍童老街响彻了200多个年头。
霍童“仁记”剪刀,系闽东传统名剪之一。相传,清嘉庆年间,霍童林家元封、元洪兄弟师承泉州剪刀名匠后,回乡设炉生产。传至其孙辈林高名时,技艺纯熟,被誉为“打铁红”,打出的剪刀红火一时,福州、长乐、连江等地商贾纷至沓来,产品一时供不应求。
民国中期,霍童剪刀更是走出国门,远销台湾及东南亚各地。仅清明古街上就有16家剪刀铺,从业工匠50多人,日产约150把,年产五六万把。
“很早就知道霍童‘仁记’剪刀,一直都在这买,这边的剪刀好用。”一名来自周边赤溪镇的孙女士慕名而来,也没“砍价”,就买走了一把剪刀。
据介绍,“仁记”剪刀的特点就在于耐用、锋利。丝绸一类一剪到底不连不滞,还可断铜钱铁线,刀口不缺,可用上三四十年,久用变钝,一经重磨,锋利如新。
“仁记”剪刀的辉煌过往,祖辈相传。然而,由于早前的战事影响,海外出口受阻,销路大减,从业者纷纷改行。至1948年,生产者只剩19人,年产剪刀不过2000把。
“小时候还有6家剪刀铺,现在只有两三家,一般人都不学了。”郑国辉称,父子俩一天能做6把剪刀,收入不高,也没从事额外工作来补充收入,但生意还可以,慕名而来的比较多。
谈及剪刀技艺的传承,郑国辉坦言自己22岁的孩子从小就不学、没兴趣,而且必须要有2个人合作,缺一不可,其它店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虽然心里觉得可惜,但是也很无奈。
前景堪忧,但郑国辉仍在坚守。“‘仁记’剪刀传承了200多年,想把技艺和名号继续下去。”郑国辉同时提到,“仁记”剪刀历来是纯手工制造,以保持原来的“味道”。
郑如元亦称,年龄大了,做一天算一天,等到实在干不了了,也没办法,店铺可能也就关了。
然而,正是郑如元、郑国辉父子俩“原汁原味”的纯手工打造,街坊邻居对其“情有独钟”。在霍童,至今还留有购买“仁记”剪刀作为嫁女陪嫁品的风俗,寓意婚后生活和美富足;亲友馈赠,“仁记”也成了佳礼。(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