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统继老人在夏邑县孔子还乡祠给汪建国解说碑文。
驱车3个月穿越61个县全程2万多公里 一路游历一路考证还一路行善
“这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梦想,如今终于快要圆满实现了。”17人的领头人汪建国是中华孔子研究中心的理事会主席,他说这一行没少吃苦头,但很快乐。
孔子如一张“通行证”
当记者见到汪建国一行时,他们刚抵达河南省商丘市,行程已过大半。此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和天台易道研 究院院长马宝善给予专业指导:该到哪些地方,该看些什么,该研究哪些知识点;而国学爱好者叶志波虽然没空跟队前往,却慷慨解囊资助全程。
“孔子”就像一张通行证,总能让他们在路上找到热情的同仁。在孔子的祖籍所在地夏邑县,82岁的老人彭统继家住孔子还乡祠边,小时候上过私塾,读孔夫子的书长大。2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孔子还乡祠给游客做义务讲解,亲眼目睹了还乡祠碑文的砸毁与重建。
为寻遗址夜游坟山
9月28日,他们驾驶8辆越野车从广州出发,“这是场文化之旅,当年孔子周游列国的重要遗址九成都在现在的农村,不仅没景点,而且条件艰苦。”汪建国说。有的遗址位于偏僻的荒山野外,四周坟包围绕。他们找到遗址后,天色已黑,置身坟山别有一番滋味。
路上汪建国想了很多:“在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农村,至今仍有许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土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很难相信。我们周游列国不仅要考古,更要调研现实问题。”
按进度,他们将在12月20日走完全程,总耗时约3个月,不仅走了孔子周游列国中众所周知的7个“国家”,连很少被人提及的4个也走了。以今天的行政区划看,他们将穿越61个县,总行程2万多公里。
一路上,他们拍摄了一万六千多张资料照片,获取了若干研究资料。汪建国打算做三件事:一是把资料整理成书;二是撰写报告,指出各地孔子遗址保护工作的不足,并提供资金等全方位的支持;三是做几项社会学课题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