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2011年到2015年),中国希望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6%。14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完成这一目标充满挑战。
上述研究报告来自由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完成的《低碳发展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大量基础建设投资拉动了高耗能产业的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十一五”期间还未得到很好调整。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尽管出口占GDP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出口额仍 处于高位,这些因素驱动着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
此外,经过“十一五”时期的低碳发展,大量成本较低、节能效益较好的技术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能耗继续下降的空间变小、节能减碳边际成本将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仍十分明显,各自设定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较高。
蓝皮书认为,中国应争取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走上绿色、低碳发展轨道,突破国内能源环境的瓶颈性约束,自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十二五”规划还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设想。蓝皮书认为,这比GDP能源强度下降目标更有力。2015年中国能源需求总量一方面将取决于GDP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GDP的年均增速。
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
比重为11.4%的约束性指标,蓝皮书认为,中国将主要依靠发展水电完成。有望年底出台的中国《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引发新能源投资热潮。报告预计,今后10年中国新能源投资累计将达5万亿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