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前驻中国首席代表皮特·鲍泰利。
● 目前中国不需要多党制,实行多党制将给中国带来不可承受的风险
● 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
● 在一党制的体制下,中国可以做很多事情,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巨大潜力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李博雅】“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一党制的运转,其优点在于能够利用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政党有很强的 决策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多党制的缺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高级兼职教授皮特·鲍泰利最近对美国与中国的政党制度做出这样的论述。作为经济学家,鲍泰利曾在上世纪90年代任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12月27日,鲍泰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不需要多党制,实行多党制将为中国带来不可承受的风险。他认为,中国今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在保留现行政治体制运行和设计的情况下,保持高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减少社会不公和保护好环境。
环球时报:前不久,您曾和我谈到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为什么您对中国的话题这么关注?
鲍泰利:我从1992年开始关注中国,特别是中国的经济状况,当时我还在世界银行华盛顿办公室工作。1993年初我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后,我和家人一直在中国生活到1997年8月。这段时间,我与中国各地官员和民众广泛交流。1998年从世行退休后,我经常到中国参加会议,并继续研究和发表与中国有关的作品。我还在哈佛大学教授过有关中国经济的课程。
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60个要点,是非常重要的决策,这些决策提供了继邓小平之后,中国深化经济和社会改革的一份最全面,也最细化的路线图。改革路线图是清晰的,挑战在于实施,改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和足够的勇气。中国经济在过去35年已发展得很庞大也很复杂,社会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元化。改革需要进行很多调整,这其中会有输赢。强大的利益集团会阻碍改革,并且用其影响力去保持现状,我认为,很多时候这种做法是以牺牲长期发展和稳定为代价的。
总体来说,不仅中国人民,包括世界都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受益很多。世界热切地关注并希望中国政府做出正确决定。民主的核心特征是包容、对人民负责、透明和法制。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真正做到并保持了民主的核心特征。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中国未来创造有益于中国和世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目标和政策框架。
环球时报: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学术界也一直在讨论“中国道路”的问题。中国的历史上,君主立宪制、多党制、总统制,结果都行不通。您怎么看中国共产党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各种实践?您最近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提到,“在某个历史时期,可能一党制更有效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鲍泰利:邓小平在上世纪70年代说服当时的中国领导层,让中国走上一条更开放、更市场化的经济发展道路。邓小平也坚信,政治体制必须被保留。但是,由于中国高度成功和独特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发展思路,很多原有体制的做法也发生了变化。如高层的集体领导,高级领导人的任期制度,金融和财政调控政策的部分集中化,汇率的统一,以及在任命和提拔干部时对专业资质的看重等等。与此同时,为提升效率,推动发展,体制更依赖于国内的竞争(甚至在国企之间),以及通过投资和贸易促进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融合。中国在很多国际组织中担任积极角色,学习国际经济、社会和政治经验。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是最重视学习国际经验的国家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变得更加自信。
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寻求国内政治体制改革。然而,进入2000年以后,其他政治体制的缺陷也变得很明显,特别是在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要求中国政改的声音也因此变弱。中国今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在保留现行政治体制运行和设计的情况下,保持高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减少社会不公,更好地保护环境。我倾向认为,目前中国不需要多党制,实行多党制将给中国带来不可承受的风险。
从辛亥革命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对多党制的探索并不成功。我相信,只要政策导向决策性地向增强社会包容性发展,那么,在一党制的体制下,中国可以做很多事情,能朝着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更加民主、更加公平、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达到一个更平衡的经济发展方式。如三中全会所提到的,逐步废除户口体系,更加对人民负责,更倚重于经济竞争和市场定价,增加社会透明度以及真正实现司法独立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环球时报:刚才您也提到了美国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因为政党“极化”造成美国社会的分裂,美国知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表示,“国会里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之间几乎不再相互往来,而两党议员越不交往,就越难以进行政治合作,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您预测,美国的极化能“刹住车”吗?为什么让两党相互妥协那么难?
鲍泰利:我希望美国主要两党能够再次学会合作。这需要双方有妥协的意愿,转变政治思考方式,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是以各自党派利益为重。近年来(美国)出现的政治功能障碍不能继续下去了。美国面临的挑战是巨大且多方面的,如国际竞争力下降,财政和金融改革、养老保险改革、移民政策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比如,是否能够建设性地帮助世界其他地区促进发展与和平,适应其他大国的崛起等。我相信目前的政治“极化”现象可以被改变,这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但我不知道这样的改变何时到来。
环球时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去年撰文说,美国政治上的分裂阻碍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国家无法在危机面前团结起来。您认为,多党制的优缺点是否十分鲜明?
鲍泰利:多党制的优势在于,各方能够合理表达不同意见,追求不同政治目标,保证政府的合理性。如果说到弊端,任何多党体制的风险在于党派失去妥协的能力,专注于为党派私利去斗争,而非更广阔的国家利益。其次,对选举成功的专注大过追寻竞选成功后完成政治目标的努力。另一个风险是金钱在选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许多人提到,美国政治体制的弱点在于宪法太难以改变,在过去226年中仅有27条修正案通过;其次是体制太注重于个人权利,有时候以牺牲集体的权利为代价。
环球时报:您怎么理解“制度建设”这个问题?中国目前的政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发展的问题?
鲍泰利: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进行市场改革后,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就,国际社会得益于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则得益于及时和有效的国内体制,特别是经济领域(包括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我看来,在中国共产党一党制的体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巨大潜力。我认为,未来体制的发展应该比过去更注重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司法平等,只有中国能在为此努力并在实践中进行决策。中国不乏高素质的学者、智库和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我相信他们能在中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做出正确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