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最新数据显示,全省11个设区市的免费心理援助热线累计接听19827人次,其中与疫情相关的达12318人次。平均每天接受咨询300.41次。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上新增“新冠肺炎心理健康服务”以来,平台共收到326个咨询案例。 看到不断上升的数据,不少心理专家表现出积极心态:“我们很欣慰、很有信心,咨询数据的上升,说明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逃避心理问题,社会也在逐渐正视心理干预工作的重要性。” 从事多年心理干预工作的刘兰英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充分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各种情绪。“在特殊时期,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否定自己,这些情绪不代表‘脆弱’,不代表‘意志力不强’,偶尔哭一哭,发泄一下很有必要。” “换个角度说,经过此次疫情,社会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刘志宏坦言,最近他在行业内参与探讨省内心理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在重大危机事件面前,他认为应提前开展一线工作者的心理健康评估,有助于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应给予一线人员、患者更多心理健康关爱,阶段性回访病情,巩固心理援助成果。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心理问题普遍体现在复工复产复学的焦虑,心理援助工作也进入新阶段。不少心理医生开始通过录制视频、远程授课形式,传递心理知识。刘志宏说,最近不少企业、学校打电话来咨询心理问题,他都耐心提出建议,包括关注员工、学生情绪,减少传递疫情负面消息,在群体营造和谐氛围等。 章健民建议,人们缓解焦虑情绪完全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现在网络上信息太多,还夹杂着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容易给人带来焦虑情绪。可以刻意地给自己规定刷手机时间,比如上午、下午各刷一次,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心理干预工作不能松懈。我们的工作应该不断坚持下去,甚至坚持到疫情结束之后。我相信,所有的问题都是暂时的,我们期待着早日战胜疫情,让每个人的心中重见阳光。”章健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