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这是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一场“心理防疫战”仍在继续。
当社会经济逐渐复苏,那些日夜奋战的医护人员、曾与病毒较量的患者是否找到了焦虑情绪的“出口”?面对疫情,公众是否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经此战“疫”,各地是否已经建立起规范化的心理干预机制? 事实上,面对这场“心理战”,近年来成功应对过多次重大应急突发事件的浙江,是颇有底气的。 早在疫情发生之初,浙江就已“有备而战”——先是印发了《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试行)》,同时向社会公布了全省11个设区市的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名单。 近日,记者走进省、市级相关心理卫生机构追踪采访,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一道道守护百姓心灵的防线如何筑就。 焦虑:从线上咨询 到面对面问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医疗办公室主任刘兰英的手机微信、电话24小时处于“在线”的状态。手机的那头,可能是患者家属的焦虑,或是医护人员的倾诉。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埋头处理一个线上咨询。“医生,我早上咳嗽了两声,有一些害怕……”一早,一位焦急的咨询者已经在刘兰英的微信上留言。 “你最近有正常测量体温吗?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刘兰英立即回复。当得知该咨询者的身体各项状况正常时,她接着询问:“你最近睡眠状况如何?有没有和家里人发过脾气?会不会有害怕、暴躁的情绪?” 经过仔细的交流,刘兰英发现,该咨询者因疫情期间长期在家,接受了大量相关的网络信息后,出现了轻度焦虑的状况。她随即给出建议:“你试着每天规定自己只刷两个小时的手机,早晚各一次,只接收官方权威信息;另外,你可以去做饭、听音乐、追剧,做自己喜欢做的任何事。” “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类似的案例:有些人反复洗手,产生了洁癖;有人离不开朋友圈的信息,每天只关注疫情信息;还有人过度害怕自己受感染,出现恐慌情绪。”刘兰英说,目前疫情已经相对缓和,一旦出现过度焦虑、失眠等症状,应该及时寻找医生帮助。“通常情况下,只要经过专业人士的简单干预,这些症状都会减轻。” 2月11日,刘兰英和另外24名从全省抽调的专家共同组成了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专家组成员中的大多数人都有着丰富的临床心理咨询经验,不少人都参与过“5·12”汶川地震和一些特别重大事故的心理干预工作。 大部分行业复工复产以来,心理干预工作逐渐由线上咨询转为面对面问诊。但让刘兰英惊讶的是,因焦虑、失眠症状前来门诊咨询的人数,比起疫情之前不减反增。经过仔细观察后她发现,大部分咨询者出现这些情绪与疫情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应急事件的一般规律,整个疫情期间,人们的心理会经历3个阶段,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一旦刺激超强且持续存在,机体抵抗力下降,较高的皮质醇水平将对循环、消化、免疫等系统产生影响,身体即可出现各种生理疾病以及心理问题。”因此刘兰英认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心理干预依然十分重要,“我们有义务为老百姓筑起一道坚实的心灵防线。” 在温州,一场心理战疫也早早打响。几乎与疫情进展同步,温州发现全省首例确诊病例后,心理健康服务随之紧锣密鼓开展,并持续至今。 作为温州市的心理卫生中心,疫情刚一发生,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迅速制定了一套防疫行动方案——开通24小时防疫心理援助热线、制作分发防疫手册、开展密集式的心理科普宣传、招募百余名志愿者进行线上线下心理援助帮扶…… “疫情下,每个人心理呈现状态都是不同的,随着疫情进展,情绪也在不停转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常关注。”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马晓韵说,不久前,她刚给学校师生远程上了一堂心理课,普遍反映积极。“疫情防控常态化,心理关爱不能停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