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新闻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经济 | 社会 | 文娱 | 时评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时评
 
 
走心!宪法法律这样融入我们的生活
2020-12-05 17:10:10杭州网

今年的“宪法宣传周”,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一方面通过依法履职,筑牢宣传宪法、弘扬宪法和实施宪法的堡垒,另一方面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关注重点人群、重点领域,丰富普法手段,引导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让法治的阳光照亮百姓心田。

“三个当好”

让法治种子扎根孩子内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国法治的未来。最高检党组心系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特别强调“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让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治的种子在校园开花结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进一步走深、走实”。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干部也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这一方面,最高检勇于破题——要求各级检察院领导干部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推动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担任法治副校长,最高检党组率先垂范。今年9月4日下午,最高检检察长张军以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长的身份,第三次走上该校讲台,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走过场,是专门针对孩子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精心准备的,作为家长十分感动。”高三学生家长张彦为这堂法治课点赞。

为把法治副校长这项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最高检党组日前研究决定,最高检领导、检委会专职委员和各业务部门、综合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法治副校长,为全国检察机关作好表率,也为北京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目的在于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担任福州一中法治副校长的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霍敏认为,受聘担任法治副校长,不是停留在纸面上,更不是挂名,而是一个主业,一种责任与使命!

如何当好一名法治副校长?霍敏总结为“三个当好”——当好普法者,让法治精神真正抵达孩子们的内心;当好信息员,及时发现校园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协助学校开展综合治理,注意收集学校和学生对法治副校长工作的意见建议;当好贴心人,对学生反映的校园欺凌、安全困境等问题,帮助妥善解决纠纷或联合有关部门加以帮扶,让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近年来,在最高检积极推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共有33102名检察官在45108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其中,省级层面实现全覆盖。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官法治副校长讲课3.3万余人次,受众6832万余人。

法治的阳光应当照耀到每一个角落,法治教育不允许任何一名青少年掉队。针对一些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法治教育缺失,多地检察院部署安排法治副校长尽可能向农村、偏远、贫困地区倾斜。

经过前期的基层调研,2019年11月以来,江西省检察院联合省教育厅两次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检察院将“法治副校长”向乡村学校延伸,重点监督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在偏远地区、农村学校的落实。随着措施的落地,“检察蓝”更多出现在乡村阡陌上,出现在师生身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重大战略判断——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法治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强化法治副校长发挥“普法领头雁”的作用,各地检察机关积极组织骨干力量研发精品课程,创作动画、动漫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作品,打造标准化课件库,努力提升法治宣讲质效。

在众多“影迷”的期盼下,最高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大型未成年人法治节目《守护明天》第四季日前火热上映。该节目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热点话题,注重以案释法、辨法析理,介绍党和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的新政策、新举措、新探索,成为青少年普法一大品牌。

“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静态的、动态的,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要把纸面上的法、案例中的法转变为未成年人笃信、笃行的法律意识,让法治精神真正抵达孩子们的内心。”最高检检察长张军如是说。

让民法典

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今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法治中国的目标指引。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通篇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堪为公民权利的宣言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意味着,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

最高检明确提出,在保障民法典统一正确实施过程中,检察机关必须坚持以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民法典真正成为新时代保护人民权利的宝典。

“老张在村里建了房子,登了记,娶妻生子。后来,他们一家人外出打工,10年后回来发现,自家房子被隔壁的三娃住了。喊三娃走,他不走,老张能不能让他搬走?”

检察官刘用玲在讲台上抛出问题后,台下的乡亲们热闹开来:“肯定能哦!自己的房子当然能要回来!”“不一定哦!别人都住了10年了,谁让他们10年都不回家!”

“民法典第236条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也就是说,三娃必须把房子还回来。”检察官公布了正确答案,乡亲们“如梦初醒”。

这个场景是今年6月重庆市荣昌区检察院检察三部检察官在该区铜鼓镇刘骥村开展“解读民法典,宣讲到乡村”活动的一幕。一传十,十传百,听说民法典讲得好、很实用,周围镇村纷纷联系上检察官预约了接下来的“普法档期”。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宣传的重中之重。”在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贺恒扬看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的立法目的之一,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中国特色。“学习民法典,更要将其当作一种公民法治素养的养成和民法精神的熏陶,培塑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法治观。”

近日,浙江省浦江县检察院民法典宣讲团成员金倩如走进该县新光村,用地道的浦江方言为村民讲解民法典,同样赢得村民点赞。浦江县检察院专门组成了民法典宣讲团,自编自导自演开办普法小剧场,将民法典知识以听得懂、看得明白的方式传递给村民。

“检察官播放的视频虽然只有1分钟左右,但是看完就能明白说了什么道理,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浦江县朝阳村党支部书记金振焕说道。民法典宣讲团自今年7月1日成立以来,已到基层开展民法典宣讲15次,听众达5000余人次。

据了解,近年来,各级检察院利用国家法律颁布实施或者特殊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广泛组织开展宣传月、宣传周和宣传日活动,已成为国家法治宣传道路上一道独特风景。

典型案例成普法“金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崇高价值。

公平正义不是抽象概念,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去体现,法治信仰不能一朝一夕养成,同样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增强。

今年以来,检察机关将案例作为普法的“金矿”,通过发布指导案例、典型案例的方式,以案释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普法效果。

民航总医院杀医案、操场埋尸案、涞源反杀案……纵观2020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有一个鲜明特点:用典型案例讲故事、讲政治、讲法治。

“案例是鲜活生动的法治教材,也是最好的法治教科书。围绕案例讲法治,越讲越清楚。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案例,不仅仅是中国检察故事,更是中国法治故事。”最高检工作报告起草组有关负责人说。

正如这位负责人所言,讲好法治故事,不仅能体现司法进步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同时也能立足案例宣传党和国家的司法政策、宪法法律精神,引领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全社会的法治素养。

近年来,正当防卫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明确正当防卫的界限标准,回应群众关切,是当前司法机关一项突出和紧迫的任务。2020年11月27日,最高检专门发布了6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

“这次典型案例的发布,是为了回应社会关切,使正当防卫案件的处理成为全民普法的法治公开课,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保护正当防卫者和见义勇为人的合法权益,弘扬‘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说。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最高检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发布了十批55件涉疫情典型案例。

十批涉疫典型案例形象、生动地向全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号——疫情防控期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大局,遵守疫情防控的法律要求和制度规定,服从并配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对此,网友评论说典型案例“接地气,发声及时,打击精准,维护稳定,战‘疫’有功”,感受到“战胜疫情靠大家,法律法规保大家”。

个案公正涵养着法治中国的根基,也擦亮了社会文明的镜子。记者注意到,2019年以来,各级检察院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围绕保护未成年人、三农、民营经济、文物和文化遗产以及惩治预防侵犯知识产权、毒品、网络犯罪等民众关切的领域发布指导性案例或典型案例,从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个维度,讲好法治故事,引领社会价值观,增强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

5G时代的来临,检察机关普法手段和途经愈加“硬核”。据了解,全国检察机关已实现了“两微一端”全覆盖,门户网站覆盖率超过94%。最高检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新媒体总粉丝数超过5446万,发布信息21万余条。

当前,各地检察院正充分利用图解、微电影、公益广告、MV等多样普法手段,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社会倡导“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让群众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提升自身法治意识。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徐日丹 编辑:汪浩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时评
·骄杨颂——杨开慧烈士陵园诗词碑碑文敬读 ...
·南梁精神饱含的初心和使命
·张伯礼:将中华瑰宝化作大疫良方
·钟南山:“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
·中经评论:保护知识产权 为创新发展提供 ...
·【法学汇】弘扬宪法精神 增强宪法自信
·【实践新论】积极探索城市治理的“时代良 ...
·走心!宪法法律这样融入我们的生活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彰显人民至上执政理 ...
·国际锐评丨既攻击中国又想从中国赚钱的莫 ...
杭州影像

未来交通 更智慧

杭州今天入冬

一路枫景

从西兴出发 走“浙 ...

“贵自然”作品展纪 ...

集聚了十多种功能 ...
热门点击
·杭州7个未来社区最新进展来了!
·杭州多家事业单位招300多人 部分岗位有专项...
·杭州人注意!这事抓紧办,事关你明年的收入
·今后办离婚多久才能办下来?家暴能快点离婚吗
·杭州二绕本月开通 未来坐高铁1小时可达温州
·30万亏了5万 A股指数创新高 我为什么亏了...
·杭州二手房最新成交价出炉!
·我国在月球实现国旗展示
热点专题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看浙江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2020年杭州市两会
- 2020杭州好人
- 机遇之城,杭州不拘一格降人才
- 动漫之都 智享未来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 2020年浙江省两会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