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谁的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 “老爸,我跑不动了。” “加油,宝贝!跑起来,你可以的!” 这段对话,几乎会发生在每一个刚来柏剑这里的孩子身上。跑起来,是柏剑教给孩子们的第一件事。 每天早上4点半,柏剑都会带着孩子们进行16公里的马拉松训练。这不光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更好地升学。 “送来我这儿的孩子,学习或多或少都落下了一些。而体育是条捷径。”柏剑是体育老师,他希望借助自己的专长,帮孩子们找到一条可行的出路。 选择马拉松是柏剑经过深思熟虑的。马拉松很苦,没什么人练。但马拉松不需要什么天赋,它只需要汗水;马拉松也不需要什么装备,它只需要一双鞋。“这是一个下功夫就能出成绩的项目。” 一到训练时间,柏剑脸上的笑容“吧嗒”一下就不见了。孩子们都知道,“老爸”在训练期间一向说一不二,专注而威严。 小孩子跑不动了,就让大孩子拽着、推着他们跑。大孩子想要跑得更快,就拿绳子连着车,边听音乐边跟着车跑。最难熬的冬天里,孩子们里面的衣服是汗湿的,但“睫毛和头发里全是冰”。 “体育竞技,就是更高更快更强,不断榨取你的潜力。”柏剑总和孩子们讲,成长中的苦难是财富。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 孩子们也都懂。“刚开始觉得苦,后来看大家都在努力跑,就不觉得了。”“我从没想过放弃,因为老爸说要靠这个吃饭。”“必须得给自己跑出一条路来,用命跑。” 让柏剑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争气,他们在各项赛事中拿回来的奖杯、奖牌,摆满了家中整整一面墙。这也成了他们进入大学的敲门砖——体育特招。 西安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如今,从柏剑身边走出去的孩子中,已经出了48个大学生,8个走上了专业运动员道路,还有12个去部队的。孩子们骄人的成绩让柏剑坚信,“自己带着孩子们跑的这条路,是通的。” “老爸带来了我人生的转变。”“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老爸永远是我的偶像。”在孩子们眼中,柏剑无疑是伟大的。 但柏剑说,“路都是他们自己拼出来的。我带他们跑起来,他们还要自己跑下去。” 穷开心:一种属于大家庭的快乐 最开始当“老爸”的那几年,柏剑还没有实现心态上的转变。他更像是一个教练员,闷头带着孩子们往前冲、拼成绩,但看不到更多。 变化总是来得悄无声息。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柏剑想得更长远了,他开始真正以一个父亲的姿态,去琢磨孩子们的未来,考虑那些伴随孩子一生的事情。 “我想让他们了解,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柏剑让每个孩子在A4纸上写下自己的优点,至少写20条,然后贴在家里的墙上。每天早上,还要进行1分钟演讲,就讲自己的优点和进步。 好多孩子刚来的时候像块冰,又冷又硬。他们不会与人沟通,更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是柏剑用心、用爱一点点焐化了他们。 在庞浩看来,柏剑把他们引向了一条更健康的成长之路。“他就像一个保护罩,把所有不好的辐射,都隔离在外面了。” 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柏剑永远都是阳光向上的。庞浩把他比作一个没有出口的气球,“好像压力再大也不需要发泄,没有出口,至少在我们面前没有。” 最吓人的一回,柏剑为了找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急得一头撞上了门梁,直接把自己撞进了ICU。 但即使鬼门关走一遭,柏剑也没有表露出丝毫脆弱,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孩子找回来了没有。 25年,柏剑从一个青涩的大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年近半百的中年人。他也在带孩子们训练的过程中,落下了腰脱、跟腱断裂等伤病,时不时就发作。严重的时候,他甚至好几天起不来床,但还是每天带着孩子们跑步,不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 只有一回,柏剑的“二儿子”赵勇见到了“老爸”的脆弱时刻。那一年,柏剑又搬了家,是个毛坯房。为省钱,他带着孩子们自己搞装修,非常疲惫。 一天夜里,睡不着的柏剑拉着赵勇喝酒聊天。“我爸没有酒量,他喝了一瓶就高了,然后开始哭。他边哭边问我,要是哪天自己不行了,我能不能接管这些弟弟妹妹?”陷入回忆的赵勇也禁不住哽咽,“可我哪能让他‘不行’呢,我不能让他有那一天。” 柏剑说,有头发谁也不想当秃子。他现在养在身边的“儿女”有26个,同时供养这么多孩子还有大学生,钱永远是绕不过去的坎。 练体育的孩子饭量都大,一天一袋大米不在话下,菜也是奔着四五十斤吃。柏剑哪怕再精打细算,一个礼拜光吃饭也要一千块钱。更别提还要买衣服、买跑鞋……最难的时候,家里一年有五六个孩子考上大学,学费怎么也凑不够,柏剑急得咳了血。 庞浩不能理解柏剑。“做到这种程度,还这么坚持。我有时候甚至觉得,他就是一个精神病。” “很多人觉得我们傻。但我们就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吃大锅饭,睡大炕,特别开心,穷开心。”柏剑的二姐看得通透。 她这些年一直帮柏剑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其实每天都很累,只要不到躺下睡觉的点,就都是活儿。但也挺快乐的,大家庭的快乐和小家庭不一样。” 去年10月,大龄新郎柏剑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婚房是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在孩子宿舍里面隔出来的。 婚礼那天,柏剑家门口的街上站满了人,“孩子们全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