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到困难,还找我”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睡觉没有超过6小时的。我看医院的工作强度也很大。有次晚上十点联系市疾控中心的对接人,她回复我说正要准备开会,商量明天的工作,还有好几次半夜里给几个院长发送物资运送的消息,我是想他们起床后就能看到,没想到他们那个时候都没睡,都马上回复我说,‘收到,谢谢’!” “其实这次我在微信上加的好友,许多人到现在都没有见过面。像这几天我看微信记录,发现央视的一位主持人李七月,也给我们献了爱心。”彭建波回忆说,有次为了帮助一批物资从广州运到汉川,需要通行证,他打了十几个电话,花了两个半小时。“最后又回到第一个电话找的湖北省指挥部交通组,我也不知道对方是谁,他听我说了情况,马上答应处理,然后还和我说,‘下次再遇到困难,还找我’。” “不过最让我感动的,应该是负责运输的志愿者。”彭建波记得,第一次碰到志愿者严钊时,对方告诉他,自己就靠一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已经反复用了三四天。“我连忙送了他一些口罩和一件隔离衣,如果因为送我们的物资,让他感染了,我心里会非常愧疚的。” “当时在武汉还有一支‘豹变志愿者车队’,给我们捐赠过4吨浓缩消毒液。”彭建波说,在负责人李兴望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十几个汉子当时签的生死状,一下子眼泪就流下来了。 “其实还有位负责人,但是她只肯告诉我自己姓唐,一直不肯说自己的名字,经其他志愿者介绍,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唐丽。所以我觉得,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武汉人的性格,我首先会推荐他去看易中天的那篇《武汉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关键词应该是‘豪爽’。” 疫情好转,“高速出口”到了 到了3月1日,随着疫情向好,彭建波的志愿者工作一下子放缓,他感觉就像找到了高速公路的出口。“我算了一下,到现在,一共募捐到了4千个防护面罩、2.45万个医用帽、1.6万件隔离衣、800件防护服、15万副医用手套,还有很多物资,我就不列举了,都做成了表格文件放在微信群里。这真是一张‘众志成城’的表格。” “我一直在从事田野调查,拍摄视频,收集口述史料。我觉得这是我一生中经历的最重要的一次田野调查,让自己看到了我们国家有那么多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的凡人。你可以看到捐赠者的无私,也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英勇。”彭建波说,这几天他正在和网友一起整理这些平凡人的口述史,争取出版成书。他把自己的同事,专业从事装帧设计的毛德宝教授也拉到了群里,请他带领学生为新书装帧设计。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责任,但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传道’,是培养学生做人,后两者则侧重专业技能,如果不培养他们做人,学生就可能会成为有一技之长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彭建波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的家国情怀。 “我现在给学生开两堂课,艺术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指导。如果开学后,有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这次疫情,我会和他们说,你可以宅在家里,通过媒体去了解,但是自己有没有参与防控工作,感受将大不相同。你投身其中,去看那些志愿者,那些平凡的英雄,充分感受到中国人的守望相助,众志成城,高度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