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莫变“蹋青” 春游考验公民素养
文明出游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执教”
又到春游时节,沪上不少教育工作者发出呼吁:春游应当是一堂公民素养课,莫让踏青变成了“蹋青”。
春游变成“零食游”
3月21日,本报曾刊登了春游学生乱扔垃圾,使得公园阿姨扫地忙的报道。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其实,不少学校都会在春游前做文明规范的教育,并提醒孩子带上几个垃圾袋,以备及时清理垃圾 。
“每次春游前,家长总会准备各式的零食,因此,部分孩子把春游变成了纯粹的零食游,走一路吃一路。一旦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垃圾就这样产生了。”今年,静安区第二小学的春游要等到5月份。校长承敏芳说,今年的春游有了新规定———“车上和步行时对食物说不”。
习惯培养需要引导
为了防止孩子乱丢垃圾、破坏环境,不少学校也采取了措施。长宁区北新泾第二小学今年的春游安排在了4月中旬,从现在开始该校就推出了一系列春游习惯的文明礼仪课程。校长陈琼说:“学校以农民工孩子居多,行为规范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每年学校的春游都有活动主题,把公民的文明素养教育融入其中。”今年该校的主题是亲近大自然,告诉学生不仅要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更要保护大自然。
陈琼说,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并不是故意要乱扔垃圾,很可能是注意力被春游中更有趣的活动吸引去了。“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非常必要。”她介绍说,学校会采用竞赛形式,激励学生保持环境整洁,比如,评选“洁净小组”“洁净班级”,鼓励孩子每次游玩结束都把废弃物、纸片、包装袋收集起来,统一丢弃。
成人别当“坏榜样”
上海理工大学附小副校长徐晶说,春游是户外公共活动,理应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做到文明出游,这也是公民的基本素养。“但习惯的养成不能仅靠春游前的一两堂课,而是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否注重。尤其是父母能否以身作则。如果父母乱扔垃圾,孩子也会觉得乱扔垃圾没啥不好。”而且,公民文明素养并不仅指不乱丢垃圾,还包括了其他各方面的素养,比如文明用餐、文明如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