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苹果公司承认其供应链致伤中国员工
谁在纵容“苹果”变质
苹果变质了!一向标榜绿色环保、讲究人本理念的苹果公司,如今却陷入“说一套做一套”的问责尴尬——其内地供应商追求效益,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正己烷,致使137名员工“中毒”。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要抨击苹果违背公认的商业伦理,逃避应尽的社会责任,怠于兑现环保承诺,疏于对供应链的绿色管理。
我们要指责内地代工厂联建科技携资本的傲慢轻视法律,见利敢越雷池,牺牲员工的健康与权益。
然而,不得不深思:类似罔顾劳动者权益的事件,在我国已经发生多起。这些跨国公司何以在家守规矩、在外敢放肆?
失衡的产业链体系是根源。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苹果等跨国公司处于上游,掌握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而我国许多企业处于下游,即加工制造低附加值的环节。因此,上游一旦调低进价或提高标准,下游就不得不严控成本。而转嫁的手段往往是延长员工劳动时间或者增加劳动强度,采用成本更低的材料,甚至于有毒材料也在所不惜。
失衡的劳资关系是内因。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资方往往具有主动权,处于强势地位,而劳动者则处于一种无法自我争取权益的状态。其结果显而易见:近些年来,劳工权益受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使企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提升陷于困局。
失衡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催化剂。不得不承认,涉及劳动者权益的时候,往往靠政府和媒体来为他们说话,而他们自己的声音是微弱的。这说明利益表达机制还不够健全,维权机制面对这样那样的障碍时,往往失灵。
面对上述种种失衡,政府必须使用有形之手,将偏离的轨道校正回来。
创新强企强国自不必多说,更重要的是保证法律底线,维护法律威严。除此之外,必须建立起利益均衡机制,让劳方和资方进行平等的协商、谈判和博弈。近年来,工会的力量在增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覆盖面在扩大,劳动者维权逐步得到保障,但与劳动者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还需再加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