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0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上市步伐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不过经历了2月份一段短暂的新股破发高峰后,新股定位出现了两大奇怪现象:一是研究机构依然谨慎给出较合理的股价预测,但新股上市后却频现暴涨走势;二是一些新股上市后股价已经明显超出机构预测的合理水平,但仍不断有机构资金出现在买入席位前列。
怪象一:
机构预测“很傻很天真”
“均值区间:15.91元-17.94元,极限区间:12.00元-23.00元”;“开盘59.48元,盘中最高68.00元,收报 56.30元,上涨275.33%”。
这说的是同一只股票吗?答案是肯定的,13日登陆中小板市场的新亚制程, 正以这种瞠目的表现,显示出当前市场炒新热情爆棚。而这两组数据,前者是机构在上市前给出的预测汇总,后者是上市首日的市场表现。当天上市的另两只中小板公司——南洋科技和黑牛食品,也同样以远远超出机构预测极限值上限一倍左右的股价表现,回应着市场对中小盘新股高价高估值发行的质疑。
据Wind资讯统计,按发行后总股本计算,新亚制程、南阳科技和黑牛食品仅对应发行价的市盈率就分别达到55.56倍、50.85倍和 55.21倍,已经高于中小板50.23倍的平均水平(整体法,按上年年报并剔除负值)。而经过上市首日如此飙涨后,三家公司估值高企情况可见一斑。
这种完全失真、看上去几乎没什么参考价值的机构新股定位,并不仅仅存在于13日上市的这三只中小板新股身上。4月2日上市的合众思壮,3月31 日上市的章源钨业以及3月29日上市的大盘股重庆水务等等,都出现了上市后股价大幅超出机构预测极限值上限的情况。
我们进一步统计了近三个月以来新股的市场表现(不含13日):首日涨幅超过100%的有9只,涨幅在50%-100%的有21只;不过也有14 只股票的首日涨幅在10%以内,其中在主板上市的中国一重、二重重装、中国西电以及在中小板上市的浩宁达、高乐股份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数据还显示,新股上市首日大涨的情况主要集中在1月和3月,平均涨幅达到36.1%和65.5%,而2月份上市新股平均涨幅仅为16%。
结合同期大盘表现,应该说,正是市场运行趋势的不明朗,加上2月份新股(尤其是大盘新股)上市即破发现象的连续出现,导致研究机构在后来的新股定价预测上延续了极度谨慎的态度,从而产生出大量“失真”的预测数据。
怪象二:
这边给低价,那边大举买
不过,从交易所公开交易信息中,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4月12日,大北农买入金额前3位均为机构席位,合计买入2.88亿元,东山精密被2个机构席位合计买入4295万元;9日上市当日,大北农买入金额最大的也是一个机构席位,共计买入4775万元。
新北洋、亚厦股份、昊华能源等个股,同样出现了这种上市后被机构席位大举买入的情况,而新北洋、东方财富上市后仅10个交易日的涨幅就超过 40%。交易所信息显示,3月25日4个机构席位合计买入新北洋7661万元,3月29日买入亚厦股份前5位全为机构席位,合计买入1.4亿元;3月31 日-4月2日,5个机构席位合计买入昊华能源2.33亿元。
新股定位时研究机构不敢给高价格,新股上市后机构席位背后的各路机构资金又大举介入助推股价节节攀升。近期市场这一“奇怪”现象反复出现,着实让投资者费解。
当然,研究机构从合理估值等角度给出的股价预测区间并无明显不妥,而且在当前新股发行制度逐渐完善的背景下,发行价并不一味遵循询价上限,也的确能够反映出市场对新股上市尤其是中小市值股合理定位的诉求。但研究机构和资金运用部门是完全不同的工作性质,研究机构眼中的“合理”未必等于资金运作部门眼中的“合理”,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这边给低价,那边大举买”。
尽管“合理”并不意味着“合适”,但当理性定位碰到非理性市场时,如果机构的预测能够多一份“与时俱进”,那或许才能给投资者多一份有价值的投资参考;如果机构资金介入这些“估值高企”的个股并非只是附和市场热点的“炒一把就走”,那或许投资者才能坚信机构是价值挖掘者而非市场炒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