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公布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剑指“以药养医”沉疴。依照政策初衷,取消药品加成,一直被百姓诟病的“大处方”、“看病贵”有望被终结。然而,且不说取消药品加成面临着公立医院的补偿难题,就算能够顺利取消,也难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体制。
取消加成、降低药价——政策的初衷无疑是美好的。但取消平均15%的药品加成毫无疑问将率先面临着来自公立医院的消极抵制。有医院人士表示,药品加成取消之后,依靠药品加成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立医院,连医务人员工资的发放都成问题。而这部分收入缺口,如果都依靠政府补偿,无疑将给中央和地方财政带来巨大 的挑战。
目前,北京市的公立医院补偿方案已经出台,另外省市的补偿方案也在紧张制定中。补偿范围主要涉及离退休医务人员工资待遇、设备更新、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并不能完全覆盖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产生的收入缺口。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补偿公立医院,并不意味着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而产生的损失将全部由政府来“埋单”,必须督促医院自身通过提高管理效率来压缩管理成本,否则,无法调动医院合理用药的积极性,改革并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补“供方”的方式能否真正让患者受惠还不一定,反而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可想而知,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地区,其公立医院改革很可能只是“纸上谈兵”,即使对已经进行改革的公立医院,日后的持续经营也难免陷入困境。
更有观点认为,取消药品15%的加成,对限制医生开“大处方”的效果很难有实效。因为取消药品加成,只是确保医院的药品进价与售价保持统一,但如何确定药品进价科学合理,却是各地招标采购所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一点,正是以药养医的顽疾所在,医院实际获得的药品加成收入事实上并不止表面所说的15%,有的高达30-40%,这也早已是医药界公开的秘密。原因是,更多的利益输送在招标环节就已经产生,并导致目前的“药价虚高”。日前,广州地区揭露出同一种药品的医院零售价格比药店零售价贵出近一倍、进货价甚至比药店零售价还高出20多元的现象,暗中佐证了上述观点。
据了解,目前各地的招标采购环节,地方政府部门的介入较多,为了能够获得市场、实现中标,医药企业多方公关;而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的卖药收入,也更愿意采购高价药。正因为有这样一种需求的隐性存在,高价药的生存空间很难从根本上被消除,而且,很多公立医院在当地的垄断性优势,也使得这样的采购偏爱很难被撼动,此前出现的药品一降价就被医院淘汰的现象正是内中利益在作怪。
在专业人士看来,实际上,对于政府来说,医院究竟实行多少药品加成并不重要,政府要做的关键是管住药价的“天花板”,即设定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并严格落实。
目前看来,取消药品加成还只是破除“以药养医”体制的第一步,要彻底根治“以药养医”沉疴,尚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