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美国“外部威胁论”骗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23 14:39   

新华社讯  大蒜、起重机、教育辅导网站、社交媒体软件TikTok、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在一些美国政客眼中,这些常人看来毫不相干的东西只要沾上中国,就都有一个明显“共性”——“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近年来,美国政客在涉华议题上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不断罗织莫须有罪名,演绎出各式各样的“威胁论”,其荒诞程度屡屡跌破世人认知底线。有识之士将这种思维定式称为ABC(Anything but China)心态,即逢中必反。

回溯历史,炮制虚假叙事是美国的“常规操作”。渲染、夸大外部威胁,似乎可以帮助美国利益集团在国内塑造共识、协调政策、动员力量、谋取利益,但此类行径“消耗”的是美国的全球形象和地位,也让世界变得更不太平。

“中国焦虑症”

近年来,美方对“中国威胁”的虚构渲染已经达到歇斯底里的地步。

最常见的是炒作所谓“中国军事威胁”。事实上,这是为美军及相关利益集团谋得巨额军费制造借口。今年3月,拜登政府公布2025财年国防预算,总额为8498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空军预算达到1881亿美元,数十年来首次超过陆军。但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仍不满意,他在今年4月国会参议院一场听证会上抱怨国会拨款“不给力”,反复宣称“中国威胁步步逼近”“美国优势荡然无存”。

最近,一些美国政客到世界各地推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谬论,甚至声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就曾一本正经地向美媒表示:“试想,北京能让300万辆在美国道路上行驶的中国汽车同时熄火。”一些美国议员称,中国动力电池可能“威胁美国能源网络”。尽管业内人士并不认同,美国杜克能源公司还是在今年2月宣布停止在北卡罗来纳州使用中国企业的储能电池。

在美国港口常见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上,美国政府也声称发现了“安全威胁”。事实上,美洲港务局协会去年3月就指出,没有证据显示中国制造的起重机被用作间谍工具,即使是现代化起重机也无法跟踪货物的来源、目的地或性质。但美国政府不惜劳民伤财,仍决定更换全美各港口的中国制造起重机。

“涉华等同于威胁”的指控以同样偏执和荒诞的方式出现在社会和文娱领域。关于TikTok,一方面,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了可能导致TikTok被禁用的法案;另一方面,美国总统拜登和前任总统特朗普为了总统竞选先后入驻TikTok。多年来在美开展课外辅导业务的“家教网”公司也因其被总部设在中国香港的投资公司收购,被美国议员认定“威胁国家安全”……

就连从中国进口的大蒜也成为一些美国政客烹制“中国威胁”的原料。去年12月,国会参议员里克·斯科特妄言,这些大蒜用人类排泄物作为肥料,因此对美国构成“安全风险”,要求商务部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和国际事务副教授罗里·特鲁克斯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已患上慢性中国焦虑症”,几乎任何以“中国”为前缀的事物都能在美国政治体系中触发“恐惧反应”。美国已失去对“威胁”的判断理解力,其针对所谓“中国威胁”出台的各类措施正在使美国变得更加封闭。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马克斯·布特也表示,当下美国在涉华问题上过于歇斯底里和危言耸听。两党在对华政策等问题上意见相对一致,这“不能说明他们是对的,而可能是他们陷入集体妄想之中”。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刘品然、宋盈  编辑:张翟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