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动”是人道主义情怀最质朴的体现,也是中国价值最真挚的释放
“众神之国”尼泊尔遭遇的灾难,牵动着世界的心。8.1级强烈地震,黯淡了雪山蓝天间闪耀着阳光的屋顶,也黯淡了高山之国里人们纯真的眼眸。“尼泊尔人民一定能够共克时艰、战胜灾害”,习近平主席第一时间发出的慰问电,代表着每一个心怀善念关注斯土斯民者的心声。而第一时间,对地震波及的西藏受灾地区展开全力以赴的抗震抢险;第一时间,相关部门积极调配运力前往尼泊尔接回我滞留游客,快速有力的行动,更让受灾同胞感受到祖国力量。
就在4月20日,我们刚刚纪念了芦山地震两周年;马上进入5月,接踵而来的就是汶川地震七年祭。从汶川、玉树,到芦山、鲁甸,人们心中的伤口虽已不再流血,但疤痕却仍未淡去。这无疑让更多人对于邻国发生的灾难有着强烈的“切身感”,祈愿那不断更新的伤亡数字不再上升。更何况,在尼泊尔已有20多个同胞因之遇难,而一山之隔的西藏震感强烈,损失也很严重,数十人死亡受伤,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这样的感同身受,也正在化为“中国行动”。在西藏,318国道路段加速抢通,救灾物资连夜发往灾区,一系列迅速而有效的措施,温暖着受灾藏民的心。这样的“中国温度”还在跨越国界,给无数尼泊尔人送去关心、支持、行动。在加德满都开了家“中华面馆”的四川人李亮,地震后在损毁的面馆里,熬好稀饭等免费发放。这种“最中国”的食物,或许能让身处困顿中的人们从胃温暖到心。在国内,媒体密切关注尼泊尔的消息,很多网友在准备组织募捐,更多人在网上点起蜡烛祈福,甚至有人自发前往灾区。这一切,是人道主义情怀最质朴的体现,也是中国价值最真挚的释放。
而国家层面的“中国行动”,更释放出强大的力量。“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山水相连的邻居遭遇自然灾害,中国一定会“坚定同尼泊尔人民站在一起”。中国政府决定向尼泊尔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包括帐篷、毛毯、发电机等灾区急需物资,帮助开展救灾安置工作。26日上午,由62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就已经抵达加德满都。而水电站、通讯设施等中国企业在尼泊尔建设的项目,同样投入了抢险救灾。正如尼泊尔驻华大使所言,中国朋友是“患难之交”,这样的正能量,一定能帮助尼泊尔渡过难关。
这些年来,世界已经见证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行动”。1个月前,也门纷飞的战火中,中国在撤出613名本国公民的同时,还协助来自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在海地、日本、新西兰等国的救灾行动中,中国国际救援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多民间组织也默默参与各种国际公益活动,让人看到中国人的力量。飘扬的五星红旗、“谢谢中国”的真挚话语,成为一道温暖人心的风景。这些行动刷新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向世界递上了一张讲信义、重情谊、解危难的国家名片。
改变世界,需要行动的力量。即便是地震这样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只要能携手同心,也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从这个角度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古训,有着深刻的现代意义。当今世界,还有更多其他挑战,需要我们行动起来。大面积存在的贫困问题、一些地方难以熄灭的战火、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多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些难题的解决,已经有了更科学的思路、更强大的技术。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打破隔绝、敞开心门,一起行动起来。
尼泊尔的很多建筑上,都画着一双眼睛:那是体察世间万事万物的“智慧之眼”。是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都要把世界纳入眼中、装在心里、扛在肩上,从感动到行动,有责任有担当,才能凝聚起智慧的力量,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