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过,人们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但是,关于春节的感受却将沉淀,甚至将长久地保存在人们脑海中。尤其是,那些在春节期间感受到的新变化,以及那些已经成为春节常态的新习惯,它们的涌现、普遍、流行让人们不知不觉间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也感受到了这种改变背后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
在春节假期结束之际,有必要去盘点这个春节中出现的新常态,它们预示着生活的变化与未来的趋势,它们也将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成为春节新的文化内涵。
廉洁过年
春节本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但是在功利思维的作祟下,很多人在春节时忙的却是迎来送来,其中难免会有些权钱交易。只是,这种交易因为打上春节拜年的旗号而变得温情脉脉、易于接受,很多人也乐得在春节时把权力兑现一番。
如今,这种习惯已经慢慢被改变,在经过了打老虎拍苍蝇的反腐风暴之后,在经过了整作风改思维的潜移默化之后,人们已经意识到作风问题的重要性,意识到春节送礼的严重性。此时,廉洁过年不再是短信提醒,也不再是口头警示,而变成人们的一种真实习惯——送礼就是添麻烦,收礼就是有问题。这种习惯的形成,依赖反腐的高压态势,以及整治的细致入微。当廉洁过年成为一种新常态时,春节回归和权力回归也就水到渠成。
绿色环保
燃放鞭炮是传统的过年习俗,在很多人的印象和认知中,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没有漫天飘舞的红纸屑,似乎就没有了年味的浓郁。但是,城市生活的特点,又让春节燃放鞭炮成为一件高成本的事情,燃放鞭炮之后必然是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结果只能是每个人都受到影响。
其实,年俗是变化的,当人们在除夕之夜听不到鞭炮声时,人们感受到的是轻声交谈的清晰,亲切交流的温暖;当初一人们听不到鞭炮声时,人们感受到的是清新的空气与晴朗的天空。有一些习俗该舍弃就要舍弃,春节的意义不在鞭炮声中,春节的形式也必然应该与时俱进。当绿色环保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时,春节也必然打上绿色环保的标签。
文化创新
春晚是春节的重头戏,春晚也是文化发展的风向标。虽然春晚是春节的新习俗,但是春晚也面临着文化创新的问题。这种文化创新既是对春节传统的回归,也是对文化属性的回归。所以,我们看到了春晚在回归真善美,那些感动人的歌曲,那些带来温暖的小品,那些美轮美奂的歌舞,都在反映着感情的真、人心的善、世间的美。
所以,我们看到了讽刺成为语言类节目创作的一个新方向,即便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但方向已经明确。这个新方向,其实是语言类节目安身立命之本,只不过今年的春晚放开了尺度。这种放开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如果文化创作有太多的束缚和顾虑,人们只能看到对弱者的嘲讽,只能看到华而不实的空洞。
自媒体化生存
自媒体是表达和沟通的工具,自媒体的出现可以给春节带来很多正面的新常态:自媒体的互联思维让亲情随时沟通,自媒体的分享特质让个体联系紧密,自媒体的吐槽习惯让围观成为自觉。时代在变,自媒体的出现无法改变,自媒体的影响必然越来越深远。
未来,自媒体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够确定的是,自媒体会让人们的表达和沟通越来越自由,会让人们的生活打上更深更鲜明的自媒体烙印。春节也不能例外,当人们习惯了自媒体生存时,春节中的个体联系会有更多方式,亲情团聚会有更多形式,人们的联络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与贴近。
微信“抢红包”
伴随着网络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时尚行为——抢红包,给红包增添了一道新的色彩、增加了一种新的含义。在去年春节抢红包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的春节,更是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数以亿计的全国居民,为了红包,放下手中所有的营生,置每年的除夕大餐——春节联欢晚会于不顾,捧着手机和电脑,一个个抢红包抢得手发酸。
虽然商家和个人大肆派发红包,主要是为了商业利益,但是,它所蕴含的价值,却与官场、官商、权钱交易等有了本质性改变。因为,无论是派发红包的企业或个人,还是参与抢红包的人,绝大多数都没有不良企图,都是为了商业利益或感受抢红包带来的“好运”。那么,其商业价值、市场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就在抢红包过程中得到有效释放和体现了。
需要注意和防范的是,由于红包本身已经被注入了太多的非红包内涵,在今后的抢红包活动过程中,如何避免可能被极少数人利用和扭曲,以及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等,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如有的商家或个人通过“抢”红包进行不法交易或行贿等,又如红包派发过程中的税收问题、金融问题、安全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好,是会直接影响抢红包的生命力的,是会使抢红包这项很具商业拓展价值的行为失去有效性的。
变化来自改变,一种变化能够成为常态,源自改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春节是一个传统节日,那些生活中已经改变的趋势,必然在春节这个时间节点得到集中体现。所以,透过春节中的那些新常态,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到那些清晰涌动的改变,这种改变的方向是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期待这种新常态越来越稳固,成为人们内心的一种常态;期待这种新常态越来越多样,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