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邹女士远在新疆的父母收到了一笔来自成都的汇款,金额足有3000元。让二老诧异的是,寄款人是女儿所在的公司。接到电话,老人才知道,这是女儿公司发的6、7、8三个月的“孝敬父母奖”。这家公司董事长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员工带去一点压力,从而努力工作。(《华西都市报》9月29日)
这个“孝敬父母奖”,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原来,孝敬父母也可以由公司“代劳”,原来,公 司也可以代替员工孝敬父母!
不可否认,这家公司别出心裁的“孝敬父母奖”,让员工对公司充满了感激,从而会更加努力地为公司工作,可以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效益。而公司如此“孝顺”,无疑也将感动着员工的父母,他们会更加理解子女,也将更加坚定地支持子女的工作,让子女后顾无忧。这家公司此举,也得到了成都市总工会的表扬,成都市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杨元凯就认为,该公司发放“孝敬父母奖”的做法有借鉴意义。
然而,尽管“孝敬父母奖”好处多多,也颇具“借鉴意义”,但却不具代表性,一般的用人单位,恐怕很难为员工发放“孝敬父母奖”,因为这一方面需要用人单位的高瞻远瞩,另一方面,也在考量用人单位的经济实力和效益实力。如果没有良好的效益作支撑,一般的用人单位恐怕很难有这样的底气和勇气。
与这家公司发放“孝敬父母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在中秋节即将来临的时候,广东鹤山安帕电路板厂仅给员工发放5元的“过节费”,结果不但引来本厂员工的“吐槽”,也遭到网友的“围观”。5元过节费未免太小气,让拿到过节费的员工不知道该如何消费,有员工表示,5元中秋过节费就是在打发叫花子。
人们质疑,5元过节费只具象征意义,而无实际作用,难怪有网友调侃称“买食盐可以食足三个月”。
与千元“孝敬父母奖”相比,5元过节费让人情以何堪?如果用人单位做不到为员工发放“孝敬父母奖”,为员工适当提高一些奖金、福利,让员工自己去孝敬父母,未必不是一种选择,未必就不值得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