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PM2.5和臭氧监测详细时间表。这就是分步实施的“四步走”。他表示,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而2016年则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届时全国各地都要按照该标准监 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12月22日《京华时报》)
在我国各大城市中,由PM2.5过高造成的空气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没有理由回避矛盾,更没有理由掩耳盗铃或粉饰太平。一段时期以来,来自非官方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在社会上传播,与来自官方的监测数据形成对照。这种执着而真诚的公民行动让人涕泪,对相关政府部门亦构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
然而,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民间的监测技术与力量不宜高估,甚至遭遇质疑,比如:其监测技术设备过关吗?其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可靠吗?不少人从小就被灌输了一种理念,那就是尊重正规渠道、尊重权威。这样的理念不容轻率解构或诋毁。不过,也应当继续追问:谁是“正规”?谁是“权威”?“正规”和“权威”是怎样生成的呢?他们提供的信息必然可靠吗?
为数不少的实例告诉我们,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正规”乱来,“权威”颓败,其公信力大打折扣,颇令人堪忧。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资源,本来应全心全意地为民办事,尽职尽责,却遭到民众诟病和抵触,难道不值得反思?不该认真查缺补漏,改进工作吗?作为普通公民,如何在法治的框架内以坚实的行动助推有关部门破解一些难题呢?
实践说明,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等特殊领域,让民间人员和组织独立自主地调查经济社会领域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让来自官方与民间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公开、对照或辩驳,是有利于真相浮出水面的,是有利于增进民众福祉的。
必须注意的是,这样做难免面临着一些难题和障碍,比如:收集数据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若不能获取实实在在的功利,民间人员和组织的积极性能否持久?这种做法会不会受到某些利益群体的排斥?公布某些不同于权威部门的信息和数据,会不会被无端中伤、构陷,会不会被斥为麻烦制造者?等等。看来,革新或破除一些陈旧的观念,并得到相关制度的规范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