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首都影视产业联盟秘书长李伟透露,明年将启动成立联盟的专家评审机构,该机构将负责第一时间审核剧本,“烂剧本”将不予投拍影视剧。(12月20日《京华时报》)
“烂剧本”的“烂”可不是有些地方话里的“烂”,这里,它不是一个程度副词,而是带有反感、排斥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既然如此之“烂”的剧本被禁止,那我们当然拍案叫好。
其实, 对“烂剧本”的反感并非无中生有,也并非随声附和,而是“深受其害”后的深恶痛绝。比如,近几年的“文化”电影不少,但有的拿着革命题材来恶搞,有的拿着历史故事玩穿越,有的干脆打着情感题材的幌子搞起了“少儿不宜”。一言以蔽之,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今后,“烂剧本”将不予投拍影视剧,“烂”无疑成了一条规矩,一个标准。然而,问题又来了,什么样的剧本才是“烂剧本”?恐怕也没个准儿。说得俗一点,就是众口难调,说正经点,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受众眼里,恐怕就有一千种“烂”。对儿童而言,“正经”的是“烂”,对成年人而言,荒诞的是“烂”;在历史学家眼里,颠覆历史的是“烂”,在社会学者眼里,解构传统的是“烂”;在从政者眼里,不主流的是“烂”,在愤青们眼里,不刺激的是“烂”……总之,界定“烂剧本”,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
如果没有一个成熟、完善的标准,这个“烂”就极有可能被滥用。别的不说,就以“电影分级”为例,在国外,电影分级的标准通常非常细致,而我们却惯用暧昧的“少儿不宜”来取而代之。殊不知,标准不清晰,有多少“限制级”电影被消费,又有多少感人至深的影片被隔离,我们浑然不知。
更不用说,如果没有一个“烂”的标准,专家评审机构又如何去粗取精?“烂剧本”会不会为进入“体制内”而耍手段?评审方会不会在利益诱惑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烂剧本”滥竽充数?这些疑问恐怕都是未知数。
制定一个标准很难,由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但也并非“烂难办”。只要相关评审机构不“见利忘义”,多去调查调查老百姓们喜爱什么文化大餐,并把“无营养”、“不健康”的文化大餐把好关,“好剧本”和“烂剧本”的标准自然就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