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能干啥?答案谁都知道:看病买药。但日前记者接到读者反映,在广州的一些医保定点药店,只要一卡在手,酱油、毛巾、辣椒酱、牙刷牙膏,啥都能买,医保卡成了“购物卡”。(据广州日报8月1日)
药店变超市,医保卡能买酱油。民间与官方的看法迥异,多数老百姓并不讳言——医保卡兼买生活用品的好处,许多网友更是对此持赞成态度。然而,冷眼观之,则易发现所谓的好处,药店其实要占大头,这样做于它们而言才是好处多多——刷卡不用开发票,查无实证。由此带来的丰厚利润,更是让药店经营者笃定了“引诱”消费者拿医保卡“打酱油”的信念。
这样的“挂羊头,卖狗肉”,其实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酱油”的医保卡与“不务正业”的药店的盛行其实是时下流行的“潜规则”文化的一部分。只要不是天理不容,却于人方便的事情,人们总是希图绕开纸面上的规定。所以许许多多诸如拿医保卡打酱 油的行为,即使遭到暴光,亦能博得公众同情。
其一,不少人心里想医保卡的钱反正也是自己的,取不出现金,拿来购物于自己不是更为方便?此种心理之下,“个人医保护帐户可以计息和继承”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公众“选择性遗忘”。
其二,医保卡管理制度本身存在漏洞,医保金额的结算监督,银行只能监督到单次消费的总金额,更为具体的消费明细却无从知晓。这就不自觉的为药店打开一扇“方便之门”——只要药店不给居民购物小票,事情就很难被查处。
其三,商家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兼卖日用品所能带来的利润,使得他们难以对消费者拿“医保卡”买日用品的行为说“不”。
医疗保障,是为了让人人都看的起病,买的起药。盘算着把这钱挪做他用,着实是一种短视之举。更何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真待有事要用时,卡里却空无一文,到那时,谁来为之买单。不要真待那一天,才追悔当初不该“打酱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