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赵本山联手导春晚
时间是无情的,总会让人不知不觉间变成自己批评过的对象。比如冯小刚,两年多前还在炮轰披红挂绿镶金戴银的春晚风格,说“不是把所有鲜艳的色儿都堆一块就代表美了,那叫臭美”,没想到一转眼间,自己就变成了春晚总导演。
冯氏春晚会奉献出一桌什么样的年夜饭?估计冯小刚自己也没有完全想好,但这不妨碍我们展开合理想象。对于将吐槽春晚作为一大乐趣的人来说,不妨关注一些另类的看点 ,比如广告植入。冯小刚是广告植入高手,当年一部《大腕》,明着说要加入广告,但观众仍然看得乐不可支,可谓广告植入界“站着把钱赚了”的典范。不过从这几年的作品来看,冯小刚的广告植入越来越直白,是否能在春晚中化腐朽为神奇,玩出新花样,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其次可以看网络语言的运用。近几届春晚总是在语言类节目里加入一些网络流行词,自以为很in,实际却很out,基本都毫无笑点,不伦不类。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冯小刚和网民的恩怨,当初甄子丹和赵文卓骂战,冯小刚帮舒淇出头,被大群极端网民围攻,封他一个“护舒宝”的绰号,冯小刚则用“禽兽”还以颜色,再后来就有了冯小刚对“屌丝”之类网络流行词的痛批。所以在2014春晚上,网络语言是否还有市场,有心人也不妨关注一下。
说到底,春晚采用网络语言是向网民示好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是讨好。网民不像“沉默的大多数”,是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但跟在网民屁股后面亦步亦趋是没有前途的,模仿热点不如创造热点。冯小刚要是在拒绝网络语言的同时,还能创造出新的网络流行热点,那才是真正对网民唱了《征服》。
三可以看南北文化差异,这主要反映在语言类节目上。春晚节目历来以北方为主,主持人“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之类的话,一直被南方观众诟病。目前来看,冯小刚的团队成员仍然以北方人为主,赵本山更是北方小品军团的领军人物,看样子马年春晚的北方口味也许会变得更重。赵本山前两年没亮相春晚,风传是和导演哈文不和,今年以副总导演的身份亮相,颇有“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感觉。赵本山的徒弟这几年越收越多,一个个都像嗷嗷待哺的幼鸟,等着老鸟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如果冯氏春晚玩到最后,最大的植入获益方成了“赵家班”,那绝对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