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新闻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经济 | 社会 | 文娱 | 时评 |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雪乡旅游调查:从“苦寒之地”到“点雪成金”
2018-12-26 10:00:52杭州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文化旅游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冰雪游又进入旺季,从11月15日开始,天气一天天变冷,黑龙江雪乡的旅游却一天天升温,春节前后的床位已被预订一空。一个地处“深山老林”的小林场为什么如此“火爆”?原来名不见经传的雪乡缘何能吸引数百万游客远道而来?雪乡怎样实现从第一产业“砍林”到第三产业“看林”的巨大转变?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来到雪乡调研采访,探寻“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热能量”。

1.从“怕雪”到“盼雪”:冬季到雪乡来看雪

过去,雪乡人最怕下雪。大雪封山,当地人好几天出不去,生活十分不方便,有时雪下得大,房门都打不开,邻居们就互相帮着挖雪、开门。现在,最盼着下雪,下雪意味着游客要来,生意好做。”经营家庭旅馆“雪乡第一家”的刘清林对比今昔:上世纪80年代,第一波到雪乡来的是一批摄影爱好者,跑得最勤的一个摄影师一年来雪乡21趟,他们就吃住在刘家,和刘清林的父亲称兄道弟。摄影师们不好意思老“白吃白喝”,刘家不好意思多收费,只象征性收点钱,就这样开始接待客人,开起了雪乡第一批家庭旅馆。从最初的3间客房到现在的24间客房,刘清林家能同时接待80名游客,共有9名员工。

像“雪乡第一家”这样的家庭旅馆,在雪乡500公顷的核心景区共有138个。这些家庭旅馆大多沿着雪乡150米长、10米宽的主街道雪韵大街排开。旅馆房顶的积雪,像一个个雪蘑菇、雪桌子、雪蛋糕,皑皑白雪将这里装扮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雪乡景区位于黑龙江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双峰林场,距哈尔滨市约400公里。雪乡的雪是大自然“恩赐的”,贝加尔湖的冷空气与日本海暖湿气流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奇特小气候,雪量大、雪期长、雪质黏,厚达两米的积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具形、千姿百态,造就了雪乡独一无二的冰雪世界,成为雪乡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的“金山银山”。

雪韵大街是雪乡最核心的区域,“全副武装”的游客不畏严寒在大街上来往嬉戏,有的三五成群在闲逛,有的在自拍,有的坐着狗拉爬犁在体验,有的大人拖着坐滑雪板的孩子在玩耍……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王素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雪,第一次看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景,红灯笼和白雪木屋像图画里一样漂亮,真是不虚此行。”

屋外冰天雪地,屋内热气腾腾,雪乡室内外温差能达到50摄氏度。普通家庭旅馆的房间内,整洁的白床单、大花布茶几、独立卫生间,干净整洁。普通旅馆明码标价,价格每间360元左右,高档民宿价格每间600元左右,景区高等级酒店的价格在每间1000元左右,周末和节假日价格会浮动10%~30%。

“大炕上面摆酒桌,笨鸡蘑菇大块肉,大碗白酒对着喝”,生动体现了雪乡的特色美食和东北人的热情豪爽。《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记录了“雪乡八大炖”的做法,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都是美味。家庭旅馆中,游客可以选择40元的标准餐,也可以自己点特色东北菜。菜品价格适中,分量很大,一盘35元的饺子有28个。

“雪乡的雪好,回头客多。”今年51岁的孙淑杰是雪乡一家客栈的老板,她的手机里存了很多客人的微信,每到雪季就会接到客人的电话或者信息。这时她就会到室外和客人视频或拍摄一段视频发给对方,让游客“等雪大了再来”,在她看来,经营民宿接待游客讲的就是诚信。

统计数据显示,近期雪乡女性游客居多,占60%以上;游客第一大市场来自黑龙江和吉林省,第二大市场来自广东,其他游客大多来自浙江、江苏、贵州、湖南等省。南方游客专门选择温度最低时来感受北方的冷,用对雪乡的热情,挑战严冬极寒,体验与南方不一样的气候和文化。

2.从“苦寒之地”到“点雪成金”:小林场吃上“旅游饭”

走进雪乡的一处公厕,温暖、整洁、干净,没有一丝异味,一位50多岁的保洁员静静地站在水池边,不时地抹去客人洗手后留下的水渍,偶尔还和客人攀谈几句。她今年刚到雪乡做公厕保洁员,夫妻俩原来都在林场工作,由于要供养在外地上大学的孩子,压力很大。从林场工人到公厕保洁员,她和丈夫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要顾及自己的面子和周围人的看法。“但公厕的工作总得有人干呀,两个人换班,一天工作7小时,不太累,不用风吹雨淋,还有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闲谈中,记者听得出她已慢慢接受和适应这份新工作,只是最后问到名字时,她脸上仍掠过一丝羞涩说:“就叫我白姐吧。”

像白姐一样,努力放下“身份”和“面子”,克服思想障碍,融入市场中,坦然接受在“公厕”工作的人还有很多。雪乡的14个标准化公厕中还有27名来自林区的保洁员。像白姐一样,从林业工人变成旅游服务人员,转变观念、学习新技能,吃上“旅游饭”的林区转岗工人多达5500人。

雪乡不仅仅是旅游景点,更是林区转型的示范。有人说,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电影《智取威虎山》让不知名的雪乡声名鹊起,其实雪乡并不是“一炮而红”,而是靠着森林工人的转型、一点点投入改造,积累了整整20年,经历了观念的碰撞、转型的阵痛、产业的升级,才迎来今天的大发展。

“雪乡所在的双峰林场,雪大、路远、海拔高、山多地少,生产生活环境艰苦。”黑龙江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局长刘书宾讲起了雪乡的历史:从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到2014年商业性木材全面停伐,原来靠“砍林”为生的林场断了生路。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林场不得不加快向“看林”转型,保护好生态,发展旅游产业。然而,冰天雪地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需要精心培育。为此,雪乡一直在探索创新,一直在改变,努力跟上时代、适应市场。

过去,东北人有“猫冬”的习惯,现在冬天却是雪乡人最忙碌的季节。不少勤快的老林业工人“身兼数职”:白天在家庭旅馆上班,晚上加入老年秧歌队,再挣20元。旅游季结束后,春季植树造林、上山采野菜,进行腌渍或速冻为冬季做准备;夏天摘水果、秋天采蘑菇,这些都在冬天卖出去,让游客尝到“森林的味道”。

不仅中老年林业工人有了新的工作岗位,雪乡还吸引了年轻人的回归。21岁的任建鹏从哈尔滨学院毕业后回乡,赶上景区上马“智慧景区管理系统”,他正好“学有所用”。他告诉记者,这套系统在国内景区中为最先进的,游客在网上凭身份证预约购买115元的门票,到达景区山门后,只需三秒钟就可以刷脸进入景区。

林场原有的生产生活有了太多的改变,但改变中又深深打着林场的烙印,将雪乡特有的森工文化和组织优势传承到新的市场机制中。比如,别的景区难以做到的统一配送和标准化服务,在雪乡已经迎刃而解。通过成立统一的现代化洗消中心和配送中心,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有效保证了质量。

在刘书宾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洗消中心,只见5台大型洗衣机转动轰鸣,按墙上的流程,工人正对景区所有床单进行统一清洗消毒。按要求,民宿每间房2~3人,布草要一客一换;另一条清洗线,则对景区所有餐具进行清洗、消毒、打包,这样来促进景区标准化建设,提高景区餐饮、住宿的卫生标准要求。走进配送中心,只见货架上有粮油、食用菌、保健品、蜂产品、坚果、休闲食品、饮品、畜牧及水产九大类产品,商品齐全、平价销售。

雪乡的管理还吸取了不少原来林区积累的好办法。在利益矛盾最尖锐的摊位分配上,采用林场木材采购中的“暗标”机制后,一切井然有序、利益各方心服口服。为平抑景区内物价,大海林局建设的“雪乡民俗旅馆”起到“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11栋极具林区特色的雪乡民俗旅馆,可同时容纳1500人入住,标准间580元;在大食堂餐厅,10米多长的原木成为前台,能容纳400人用餐。这样的规模和服务标准,既是其他家庭旅馆的标杆,又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旅游逐渐成为雪乡的主导产业,雪乡也从一个“苦寒之地”实现了“点雪成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林场发展为知名景区。黑龙江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部长崔玉华介绍说,2011年到2017年,雪乡共接待游客302万人次,年均增长28%;旅游总产值25.47亿元,年均增长49%。

3.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成长遇到新烦恼

今年雪乡开始迎客,一个创新的举动是规范价格,所有消费都明码标价,可价格刚一公布,就有人误把“最高限价”当成了“实际价格”,指责“明码宰客”,让雪乡陷入舆论的旋涡中。记者来到雪乡,只见广场上大大的电子显示屏,除了滚动播出当天的日出时间、温度、游客注意事项外,还明码实价地公布餐饮价格标准;在每个旅馆酒店,从住宿到饮食以及每个单独景区的门票价格和游乐项目价格,都张贴在醒目位置;每家店面的门口挂有“评价系统”二维码牌,供游客进行监督评价;雪乡还推出“先行赔付”,打消游客的顾虑;通过网络也能明确知道雪乡的消费价格,努力用透明去重建信任。

雪乡最大的看点是这个地方“独一无二”的雪,最大的矛盾也在于这个地方不可改变的空间限制,只有138个家庭旅馆,共13987个床位,一天来两万游客就达到了饱和极限,来5万游客就是“过度经营”,大大超出景区的承载量,必然会出现各种不满意和投诉。“为此,今年雪乡开通了‘智慧旅游系统’,精准了解信息。”黑龙江森工森林旅游集团董事长沈广春明确表示,当游客达到1.2万人后,系统就会提前预警、科学决策,不再销售门票,防止“人满为患”。

迅速蹿升的知名度、蜂拥而至的游客,让雪乡人措手不及,没来得及扩建空间和完善设施,公共服务和景区管理上的软肋也开始显现。就这样,“黑导游”“不合理低价团”等旅游市场时常出现的乱象开始侵扰这片洁白的雪地,一些游客对服务质量不够好、价格高昂的控诉,将雪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雪乡最初是林场,雪乡的最大特点是旅游服务从业者大多是林业工人转型而来,最大的难点也在于此。伐木工、营林工等林业工人变身成民宿的经营者,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沈广春总结说,雪乡旅游粗放有余、精细不足,产品的多样化和服务的精细化还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

从家庭旅馆的名字就能看出南北差异,南方的民宿大多是诗意、精致的名字,而雪乡的家庭旅馆大多用了老板自己的名字:刘明文家庭旅馆、梁富强家庭旅馆、周大姐家庭旅馆、杜运生家庭旅馆等,简单直接;就连美丽圣洁的雪山,也被叫作“大秃子山”,粗放诙谐。

“深山中的雪乡,建设维护成本较高,雪乡景区的旅馆需要交纳比周围林区贵一倍的暖气费,每月几千元,全年供暖费达4万元。”沈广春坦言,雪乡景区是林场靠自己的积累一点点改善的,整个景区的配套和档次与现代化景区还有一定差距,还要继续优化和完善。

“雪乡的管理者和绝大多数老百姓是珍爱雪乡的,正努力让雪乡成为一个更加规范的景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突破瓶颈。”龙江森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坤说:“游客千里迢迢地来到雪乡,为了一睹美景,人生地不熟,我们要加强服务,善待每一个来到雪乡的游客,优化游客的体验,让他们的口碑成为雪乡最好的证言。”近期,雪乡列出18个问题清单,从摊位的设置到灯光的布置,从秧歌队的服装到篝火晚会的节目,从公厕里的手纸到无障碍设施,从旅游大巴的停放到导游的讲解词都要一一整改,给游客更好的体验、更美的记忆。

4.从“景区”到“全域”:推动旅游延时扩容

2008年冬天,六名台湾大学生来雪乡途中,钱包遗失了,到雪乡后仅剩100元钱。得知这一情况后,雪乡的一位客栈老板不仅为这些大学生免费提供了食宿,联系了回哈尔滨的汽车,还拿出600元现金作为他们回程的路费。大学生们在冰天雪地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在这样一个小山沟里遇到真诚厚道、淳朴热情的林区人,十分感动。从那以后,这六名大学生一直与雪乡人保持联系,并推荐了很多台湾的新游客。

“冰雪游不仅仅是欣赏自然风光,还要品味当地的风土人情;旅游服务不仅仅要硬件设施好,还要软件内容好,展示森林工人朴实豪放之美,丰富游客的精神文化体验。”在李坤看来,前看是树,后看是树,左右还是树,中间一条道,游客的复游率必然很低。生态旅游要有厚重的文化作积淀,冰雪游要善于发掘森工文化,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才能进一步赢得游客的信赖与口碑。

在雪乡景区内,一幢灰色的旧房子用塑料布包裹着防风保暖,似乎与其他装修精致的家庭旅馆相比有些“格格不入”,不做民宿、不开餐厅、也不做商店,还有森林工人自己居住着,用柴火取暖,保持着炊烟袅袅的“烟火气”,保存着当年最初的样子。李坤表示:“我们尊重森林工人自己的选择,保留着这栋老房子,就是保留一段历史文化、保留一个生活方式。”

当年,森林工人们不畏严寒、战天斗地,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木材。“现在,森工集团主动转型,改革创新,20多万人要一起进入市场。”李坤画出“路线图”:森工改革一方面是生态公益板块,承担起天然林保护的职责;另一方面是商业板块,林区占黑龙江生态旅游资源的76.4%,要主打生态游和冰雪游,亚布力和雪乡就是冰雪产业的领头雁,应为林区木材停伐后职工转岗分流、扩大就业拓展新路。

当前,河北张家口、吉林长白山、内蒙古阿尔山等地都在大力发展冰雪游,冰雪产业正壮大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冰天雪地正在成为金山银山。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宋子千分析,冰雪旅游景区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如何延时扩容,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为景区注入可持续发展能力。他建议,雪乡旅游也应加强规划,以雪乡冰雪旅游开发为核心,与周边其他景点形成联动,还要发掘夏季康养,发展四季旅游,让雪乡旅游延时扩容。

空间上,在雪乡科学扩容升级上下功夫,核心区域“做减法”、全域旅游“做加法”。打通雪乡和亚布力景区,重点保护沿线生态资源,带动冰雪画廊、大雪谷景区、亚雪驿栈等景区发展,提升雪乡全域旅游新品质。

时间上,要扩容创新。目前雪乡的经营期仅有120天左右,其余时间基本是歇业状态,实际上雪乡夏季的生态条件非常优越,可以重点发展避暑、康养、森林亲子等主题旅游,缓解当前冬季单季经营的营收压力;丰富周边各景区“全季型”旅游项目,盘活旅游淡季闲置资产,通过以点带线、从线到面,开创“大雪乡”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旅游产品开发方面,通过雪乡把游客吸引进来,其他林场为雪乡进行旅游配套,拉动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带动黑木耳、猴头菇、沙棘汁、蓝莓汁等东北特色产品的销售。以林区里的红松松脂木为例,这些木材原来被林区群众当作“油疙瘩”和引火柴烧掉了,近年来被开发为工艺品,并取名为“北沉香”,再请工艺美术大师雕刻成手串和工艺品,实现了变废为宝,身价倍增。

雪乡旅游收入正从过去单纯的门票收入发展为如今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性经营,未来将向“商、养、学、闲、情、奇”全方位经营转变。李坤坚信,只要珍爱雪乡的品牌、全力培育雪乡的产业,就一定能实现雪乡旅游业“兴一业带全局、兴一业旺百业”的转型发展目标。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张翟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图库
镜观中国·新华...
走出国门的无极...
“高墙”内见闻...
第二届埃及中国...
武林之夜•中国...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时评
·指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
·伟大的觉醒 伟大的革命——论学习贯彻习 ...
·不忘改革初心 坚定道路选择——庆祝改革 ...
·人民网评:党心民意同频 激荡伟大觉醒
·人民日报评论员:捍卫法律尊严 维护合法 ...
·新华国际时评:激荡国际风云中的领航之旅 ...
·浙江日报评论员:有错必纠,捍卫高考公正 ...
·钱江潮评丨该得的分一分不少 不该得的分 ...
·时政新闻眼 | 改变世界的150分钟: ...
·中美元首为经贸摩擦踩刹车 共赢仍须相向 ...
·人民时评: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
图片新闻

“高墙”内见闻   ...

这或是浙江最美的学 ...

大草坪露天舞台演绎 ...

刘杰携《宝贝儿》来 ...

哈尔滨:2019个 ...

猕猴赏雪
热门点击
·杭城商场影城出现各种口红机福袋机 算赌博吗?...
·城北这两条路 司机都说是杭州“最坑”!
·秋石高架余杭延伸段开通在即 武林门到临平只要...
·安琪儿市场要拆了!杭州城东将迎来华丽蜕变
··杭州放松限购?是最多跑一次人性化改革
·昨起春运火车票开售 抢票秘诀请收好!
·强冷空气"发货" 周三"签收"!杭州要下雪?...
热点专题
-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杭州“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
- 比学赶超 推进"六大行动"
- 初心在身边 红船驶进新时代
- 建德果蔬乐园 尝遍四季时鲜
- 打造杭衢山海协作升级版
- 杭州买房摇号时代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 善城杭州
- 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