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环保、节俭祭奠正成为西宁民众的新风尚。
记者4日在青海省西宁市烈士陵园、千鹤陵园等地走访时发现,手持鲜花者甚众,用传统方式祭奠者鲜见。
位于西宁凤凰山下的西宁市烈士陵园内安葬着1776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遗骨,不少市民正手捧鲜花进入陵园。
门口祭奠用品摊主陈秀英表示:“买纸钱香烛的人越来越少,倒是鲜花一天也不会压货。”
“过去,许多前来缅怀烈士的民众都是烧纸钱,这两年已经几乎没有,尽管我们设了专门的烧纸场地。”一位工作人员说,“近几天最大日入园人数已经突破两万,但园内依然整洁,五六年前肯定是烟雾缭绕、纸灰乱飞。”
西宁铁路公安处的50名民警一大早就来到烈士陵园,敬献了花圈。旁边,来自西宁康川中学的一群学生在齐诵追忆先烈文章。
西宁铁路公安处政委王宝生表示,清明时节是悼念先人、缅怀英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在这里以一种文明的方式集体缅怀先烈,便是为了牢记历史,传承优良作风,使得中华民族的优秀内涵在祭奠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千鹤陵园是西宁民间陵园,园内大部分民众也是手持鲜花前来扫墓。
“爷爷,我们来看您了。”西宁市民陈安青将鲜花放在了墓碑前,“我们家已经好几年没有烧纸钱了,所有亲戚朋友来扫幕都是献花,大家都比较认可这种方式。”
不远处,一家人正在墓碑前的铁盆内焚烧纸钱,“父亲元月份刚过世,母亲坚持给他烧些纸钱,我们便带了个盆子过来,完了会带走。”市民吴春生说,“看着大家都是献花,我们还有些不好意思”。
前来祭奠的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的一位老师表示,中国人历来就有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优良传统,这也是中国人孝道之表现,值得坚持与弘扬。更为可喜的是,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正被整个社会所接受,反映了全社会的公民意识正在不断强化,文明程度正在不断提升。 |